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伦贝尔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六大任务再发力】呼伦贝尔:像爱护眼睛一样呵护这片绿色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以点上开发促进面上保护,不断在美丽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美丽

  游客范洪云快退休了,但她等不及“解甲归田”,抓住机会再次来到号称“亚洲第一湿地”的额尔古纳湿地:“四五年前我来过,感觉现在的景色比那时候还好。”

  在呼伦贝尔,坚持美丽与发展双赢已成为多年来坚持的一个原则。“没有美丽,呼伦贝尔就失去了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发展,贫穷保护不了美丽。所以,美丽与发展互为前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张利平作出了极好的注解。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今年以来,围绕美丽发展理念,呼伦贝尔蹄急而步稳。

  以开展国家级生态市创建为重点,采取过硬举措,推进生态环境整体好转;

  坚决整治环境隐患和重大环境问题,遏制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通过科学的减排计划、明确的责任分工、严格的奖罚制度等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确保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

  集结优势力量,汇聚各方智慧,不断深化生态环保领域改革;

  突出责任落实,为做好生态环保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在呼伦贝尔,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百姓,保护生态环境、呵护美丽家园已成为共识,成为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陈巴尔虎旗西乌珠尔苏木草原深处,风车在呼呼地转动,牧草因雨水丰沛长得格外的好。查干诺尔嘎查书记飞飞说,现在破坏草原的现象很少出现,牧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很强。“保护好生态,维护好这片草原,是生活在牧区的人自觉要做的紧要事。”

  牧民们自觉组成巡逻队,不间断地巡回,防止有不法分子在草地上挖草药,保证草原不被人为破坏。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多年来呼伦贝尔的能源产业、生物产业、农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都是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起来的。仅从旅游来看,上半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450.2万人次,旅游业收入112.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9%和12.8%。

  “今后我们还需要通过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发展绿色产业。”罗志虎对于美丽发展战略的实施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这就需要我们摒弃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力对立的传统思维,牢固树立‘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理念,真正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第一立足点、第一增长点和第一竞争点,大力改善生态环境,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条件。”

  “我的心爱在天边,天边有一片辽阔的大草原……我的心爱在河湾,额尔古纳河穿过大草原……”就像歌中唱的那样,对于这笔大自然恩赐的财富,呼伦贝尔人充满深情,满含敬意,因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的决心格外坚决。

  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好美丽的森林和草原、湖河和湿地,呼伦贝尔在不懈努力。(记者 吴海龙 张俊在 李玉琢 戴宏)

  美丽发展战略

  呼伦贝尔市今年上半年

  造林绿化120万亩,活立木总蓄积增加1.2亿立方米。达到11亿立方米 资源总量恢复到开发建设初期水平。

  大力推行退牧还草、生态补奖等措施,压缩牧区牲畜头数,每年禁牧2850万亩草畜平衡7508万亩草原得到有效恢复。

  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沙区综合治理,6年累计治理沙地652万亩。

   年内制定完成《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办法》和《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

  编制了《呼伦湖生态保护与治理总体规划》、《呼伦贝尔湿地保护规划(2014-2020年)》、《呼伦贝尔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对湖区周边草原全面落实草原补奖政策,全面实施草畜平衡。

  实施为期5年的部分休渔,进行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出动执法人员130余人,巡护里程32565公里,查处涉渔案件41起、违法人员121人,私捕滥捞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相关链接】

  民心工程就是发展工程——坚决把“十个全覆盖”这项最大的民生工程落到实处

  【亮丽新家园】头号工程的呼伦贝尔印象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致敬
希望的田野
排查线路
粉刷院墙
守护草原平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上都河国家湿地公园
村美家美日子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