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节日反“四风”更需擦亮眼睛
内蒙古新闻网  15-09-08 10:37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纪委了解到,中秋、国庆两节将至,为防止“四风”回潮反弹或以更隐蔽的方式出现,呼和浩特市纪委专门下发了《关于严防中秋、国庆不正之风的通知》。(9月7日《北方新报》)

  文/毛开云

  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中纪委每逢重要节点,都释放执纪必严的强力信号,表明驰而不息反对“四风”的坚决态度。然而,每次节日过后,各地都能查处一些违纪违规行为。由此说明,“四风”非常顽固,有的甚至改头换面,披着“隐身衣”搞“地下”活动,群众不易发现,相关部门打击起来也难度很大。所以,严防两节不正之风更需擦亮眼睛。

  “四风”为何如此顽固,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总有那么一些人抱着侥幸心理,认为最危险的时候最安全,上面越是严格要求,他们越要钻空子,而且确实有一些人尝到了甜头;第二,打击力度不够,还有空白地带和死角,给了“四风”生存的空间,“四风”就会反弹。

  无论是严防两节不正之风,还是整治“四风”,都应四管齐下:首先,各级党委要切实负起主体责任,真正把纪律挺在前面,推动各种制度和规则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其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履行监督责任,紧盯“四风”新动向、新表现,抓早抓小、严格执纪;第三,党员干部要自觉抵制“四风”,共同营造风清气正、欢乐祥和的节日环境;第四,相信群众、发动群众,对群众举报的“四风”问题要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只要大家都对“四风”说不,敢于同“四风”作斗争,就不愁“四风”打不死、打不绝!

  节前预警很有必要文/田华全

  逢年过节之际,各级部门和领导干部能不能做到对公款送礼说不、让公款送礼无门,检验着务实清廉为民的决心,也检验着改进作风的力度。呼和浩特市纪委发通知严防两节不正之风,针对性很强,非常有必要。

  反“四风”必须盯住节日,因为节日是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及大操大办婚庆喜事之机,也是违规收受礼品及各种礼券的好时候。当下,节日送礼有了新形式、新内容、新方法、新途径,这就要求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创新监督管理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积极营造清廉、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盯住节日反“四风”,确实需要提前为各级干部打廉洁“预防针”,此举既能彰显党委和政府正风肃纪、狠刹“四风”的决心,又能随时教育和提醒党员干部要廉政过节。在两节到来之际,作为党员干部,不仅要管好自己,还要管好班子和队伍,管好家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带头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相关规定,拒腐于门外。广大群众也要利用网上举报窗口,积极举报发生在身边的“四风”问题,为党员干部把住廉政关。

[责任编辑 张睿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致敬
希望的田野
排查线路
粉刷院墙
守护草原平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油菜花开
盛夏草原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