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包头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达茂旗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兴旗、人才强旗”之路
内蒙古新闻网  15-09-11 10:00 打印本页 来源: 包头日报  
 
  2013年,达茂旗教育确立了“一年新气象、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的近期发展目标。三年来,该旗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兴旗、人才强旗”之路,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作为努力方向,在财力、物力、人力方面对教育进行持续不断的投入。

  今年5月27日,该旗顺利通过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包头市复核评估,8月20日通过了自治区督导组督导评估,年内力争通过国家“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评估认定。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验收,我们一起来盘点达茂旗教育发展的新变化。

  变化一:教育环境改善大

  走进大苏吉小学,崭新的教学楼和周围低矮的民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宽敞、明亮的教室中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这是一所农村小学,村民们还记着学校三年前的模样:“以前全是平房,冬天还得生火炉,我们还想农村学校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了,没想到,几年时间政府就给盖起了新楼房,娃娃们上课在楼房里,住宿在楼房里,一点儿不受冷冻,条件可不比城市里头差。”

  近几年,达茂旗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6亿元,用于全旗各学校校舍、基础设施设备建设。2013年9月,全旗所有学校实现了楼房化,百灵庙镇内5所中小学拥有了标准化塑胶操场,新建了2所幼儿园和3所农村小学的老师周转宿舍楼,室内足球馆和一所乡村幼儿园的建设也被提上了日程,办学条件达到了包头市区同类学校水平。三年花费1100万元为各学校配备了教学仪器、计算机、图书、食堂、各类功能室、消防和安保等设备,达到了自治区规定的办学标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2—2013年,旗政府投资3500万元,实施了教育信息化改造工程,实现了多媒体“班班通”、校园安全监控系统全覆盖,建成教育城域网,教育信息化走在了包头市前列。

  政府改善学生教育环境的触角也延伸到了校外。2013年,旗政府与包头市新起点校车公司达成合作运营协议,政企按照1:1出资比例,共同购置10辆国标校车(42座)投入运营,全旗近400名距离学校相对较远的城乡中小学生乘坐校车上下学,基本实现了城乡校车全覆盖,学生上下学走上了安全路。

  变化二:师资水平逐年高

  翻开全旗教师名册,我们很快发现小小的达茂旗竟然有市级名师10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9人、市级教学能手58人,自治区级学科带头人2人、自治区级教学能手6人。

  “我们发展教育的‘王牌’抓手就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达茂旗教育局局长郭杰如是说。为了打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这张牌,该旗拿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

  据了解,2013—2015年,该旗公开招聘中小学、幼儿园紧缺教师134名,考核聘用服务期满特岗教师60名,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全旗小学师生比为1:10、初中师生比为1:9.5,达到了自治区规定的标准。推行教育系统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按学生和班级数设岗,进行了2013年、2015年两轮改革,解决了学校人浮于事的问题,实现了教育系统内部人员合理流动。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将教职工考核结果与奖励性绩效工资挂钩,绩效工资差别化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近三年累计投入培训经费近280万元,完成各级各类教师培训6000余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师资队伍业务能力。同时,真正落实校长、教师城乡交流工作,2014和2015年,共交流校长7名,交流教师64名,达到了自治区规定的不低于10%比例要求,缩小了城乡学校师资差距。

  变化三:教学改革显成效

  达茂旗地处边境,存在信息闭塞、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式老套、学生教师流失等客观问题,近年来,这一问题已成为制约该旗教育发展的“瓶颈”。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3年,该旗教育局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全旗教育事业发展进行了深刻反思和总结,多批次组织校长、环节干部、一线教师学习“生本教育”理念,赴河北、山东等地考察学习“高效课堂”,通过学习借鉴、消化吸收,于2013年9月开始进行“能动学堂”教学改革试验。

  两年来,包括高中在内的全旗8所中小学全面实施“能动学堂”课改,成为自治区第一个以县域为单位整体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地区。“能动学堂”课改工作的扎实稳步推进,有力促进了教师思想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潜力释放、综合素质提高等诸多方面的深刻变革。

  如果说前两年是拼搏奋斗之年,2015年就是课改初见曙光之年。2015年3月15日,该旗与卉原中学达成了“1351”高效课堂模式独家授权考察培训基地合作协议并挂牌。3月17日,该旗顺利通过包头市教育局“教科研基地”评审。5月5日,在“中国教育改革成就奖”2014—2015年度先进集体评选活动中,达茂旗被授予“全国教育改革示范县”荣誉称号。

  变化四:免费教育惠民生

  又是一年开学季,达茂旗的各个幼儿园也迎来了小班的新生,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蹦蹦跳跳走进幼儿园,正式开始自己的“上学之旅”,幼儿家长也不必为学费发愁。“我们这里的孩子上幼儿园,除了能享受到每年政府免除的保教费、书费外,还能享受伙食补贴。”达茂旗第二幼儿园园长郭慧告诉笔者。

  2012年,达茂旗在包头市率先实现了幼儿园到高中“十五年”免费教育,幼儿园和小学实施的是“两免一补”,高中推行的是“三免一补”,即免学费、免书费、免寄宿生住宿费,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2013年4月启动了“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学生免费午餐”项目,全旗900多名校内寄宿中小学生享受到了这一政策。

  同时,该旗积极实施教育救助工程和做好学生资助工作。自2011年起,该旗建立起贫困学生分类资助长效机制,健全困难家庭学生资助体系,每年投入各类救助资金440多万元。进城务工及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同等资助待遇,确保全旗所有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2013年以来,旗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累计为3500人(次)大学生办理了2200多万元助学贷款。2014年以来,累计发放国家高中助学金52.5万元,累计发放低保家庭“一万元”大学生助学金501万元。近三年,教育局、各学校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共计350多万元。

  变化五:教育发展后劲足

  经过三年的努力,达茂旗的公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特色化办学水平、民族教育、校外教育、特色教育等都取得了明显成绩,也显现出长足的发展后劲。

  2013——2015年,先后新建了石宝镇、蒙古族、希拉穆仁镇和红格塔拉4所公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幼儿在园率达到85%以上,位居包头市前列。民族幼儿园、第二幼儿园和蒙古族幼儿园晋升为“包头市级示范幼儿园”。

  全旗小学巩固率达100%、初中巩固率达99.43%。2014和2015年,百二中中考市重点上线分别为37人、32人,上线率均为8.4%(全市统招比例为10%),与2013年市重点上线率3.84%相比,上线人数和上线率翻了一番;普高两年上线率分别为65%、58.1%,略高于全市普高招生平均比例。

  百灵庙中学坚持走“小、精、特”的办学路子,高考成绩逐年提高。2014和2015年,百中本科以上上线人数分别为53人、40人,上线率分别为35.8%、31%。

  民族学校的校舍建设、师资配备、仪器设备、教师待遇、学生享受的补贴和办学水平,均走在了自治区同类学校前列。2014年,蒙古族学校被评为“自治区级教育先进单位”。

  2014年筹资280万元,全面维修改造了位于明安镇的德育基地,极大提升了德育基地基础设施和校外社会实践育人水平,使其跃居包头市六大德育基地之首。 2015年上半年包头市乡村少年宫测评中,百二中在全市抽检的30所学校中名列第7名。

  全旗现有全国足球特色教育示范学校1所(蒙古族学校),包头市足球特色教育示范学校5所(百中、百二中、一小、二小、蒙古族幼儿园)。在2015年“市长杯”足球联赛上,蒙古族学校中学男队、小学女队获得了全市第八名,中学女队获得了全市第四名的好成绩。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致敬
希望的田野
排查线路
粉刷院墙
守护草原平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上都河国家湿地公园
村美家美日子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