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至7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自治区主席巴特尔带领自治区巡回观摩检查组莅临我市,集中检阅我市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等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观摩检查组一行先后深入我市卓资县复兴乡大同营村,梨花镇土城子村和东壕赖村,兴和县城关镇西官村、鄂尔栋镇二号村和店子村,察右前旗平地泉镇南村、巴音塔拉镇水泉村和大哈拉村,商都县三大顷乡谢家坊村、七台镇永顺堡村,化德县德包图乡庆乐村等村庄,实地察看“十个全覆盖”工程落实情况,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一条条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延伸至千家万户,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民居点缀在广袤的田野上,一处处便民设施井然有序地坐落在村庄里,一栋栋设施大棚在艳阳下熠熠生辉,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诉说着新农村的幸福故事……
一踏进卓资县复兴乡大同营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美丽的新画卷:平坦的水泥路将村庄与不远处的公路连接,一幢幢青砖红瓦的院落拔地而起,仿古风格的村委会里便民服务室、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服务平台一应俱全,村庄到处是新气象。观摩检查组代表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来到村委会、进入农户家中参观。
村民热情的招呼代表们进家,为大家讲述自家的“十个全覆盖”故事。这家盖了新房、那家的屋子做了加固,家家户户都在政府的帮助下砌上了新砖墙,铺上了甬道。村里的变化更不用说了,出进方便了,买东西方便了,看病也方便了,还有了文化活动场所……说起新生活,村民们眉飞色舞。
村民的夸赞也是观摩检查组代表的感受,多次来乌兰察布考察调研过的代表和曾经在乌兰察布工作过的代表们更是不由感慨,短短两年间,乌兰察布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卓资县梨花镇土城子村,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中,立足当地的文化特色,将窑房修缮改造,既保留村庄的特色风貌,又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察右前旗平地泉镇南村,在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中,院墙改造采取政府补砖补料,农户自建的模式,让群众动手参与建设。兴和县鄂尔栋镇十一号村就地取材,利用丰富的石料资源,各家各户用石料砌起整齐划一的院墙,既节约了资金,也留住了乡情乡愁。商都县谢家坊村,借“十个全覆盖”的东风,把原来的三个居住条件差、人口分散的自然村集中到一起新建了中心村。这种整合建设既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也有效利用了公共资源。化德县的不少村庄针对当地群众有养羊传统的实际情况,每一户正房后面都盖起了一处棚圈,既做到了人畜分离,又保证了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需求。
走过一村又一庄,看到每一个村庄的“十个全覆盖”工程都有自己的特色,需要拆的就拆,能整合的就整合,处处尊重群众的意愿,样样贴合实际,代表们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大家说,乌兰察布在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中,切实遵循和实现了自治区党委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的要求。
“一个观摩点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观摩检查组人员纷纷为我市农村牧区的巨变点赞。大家深深感到,我市推进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亮点纷呈。
“乌兰察布市‘十个全覆盖’抓得实抓得细”、“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因地制宜、缺啥补啥的做法,实现了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工程建设实际实用实效”、“基层党建工作抓得实”、“机关包乡和干部包村到户的做法值得借鉴”,代表们边看边讨论,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肯定了我市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措施、方法,更对我市干部群众凝心聚力、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大加赞赏。
乌兰察布人在全面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中,用行动诠释了事在人为的真谛。
两天的时间里,观摩检查组走过我市五个旗县的四十多个村庄,或许大家并不能记全一个个村庄的名称,却深深记住了所到之处的新气象、新变化、新发展,感知到了乌兰察布干部群众奋力赶超的不屈干劲,更看到了乌兰察布欣欣向荣的美好明天。
在充分肯定我市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中取得的良好成效的同时,观摩组一行也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殷切的期盼:
要建设新农村新牧区,更要发展扶持培育主导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让农牧民富裕起来;
要保持好干劲,切实保证完成自治区提出的“十个全覆盖”三年建设的目标任务;
要继续加强基层党建,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要继续加大宣传教育,使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台阶……
站在新起点上,只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四个全面”战略,深入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倾力打造“六道亮丽风景线”,乌兰察布一定能够在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美好内蒙古的新征程中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