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呼和浩特新闻   
微博
Qzone
呼和浩特惠民担当“十个全覆盖” 美了环境富了村民
内蒙古新闻网  15-09-15 09:24 打印本页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美丽整洁的村容村貌,使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得顺风顺水,便捷的水电和道路,让规模化养殖有了依托,更多社会保障的覆盖,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在武川县耗赖山乡圪顶盖村设施农业规模化食用菌基地,300多座温室大棚依次排开、错落有致。大棚里,一排排菌包上长满了层层叠叠的香菇、杏鲍菇、金针菇等。村民王才才高兴地告诉记者,过去靠种地,年景好的时候也就收入2万元左右,如今和老伴进入蘑菇厂,一年的收入可达到七八万元。由于在大棚中学到了技术,王才才去年还被评上了科技特派员。

  2014年,圪顶盖村依托冷凉的自然气候在村里发展食用菌种植、肉鸡养殖、优质牧草种植等特色产业,目前已建成食用菌温室大棚307座,菌棒生产线2条;建成现代标准化鸡舍5栋,年饲养肉鸡100万只;建设万亩草业基地,将村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同时,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全村人均年收入增加2万元,120多名村民转变为新型产业工人。

  郝家夭村在托克托县黄河湿地管委会驻地,东依山梁,南临神泉生态旅游景区,2014年,是托县“十个全覆盖”工程的示范村,该村以农村基础设施服务为主,在做好村容村貌综合治理的同时,结合郝家夭村的产业特点重点打造休闲观光旅游产业,逐步形成集葡萄采摘、农家乐接待、农业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产业区。

  “我们村‘十个全覆盖’工程是围绕打造旅游村、发展农家乐来实施的,不仅解决了农民就业的问题,当地的土特产品还能卖出个好价钱。葡萄以前两元一斤没人买,现在,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价格至少翻了三倍,旅游高峰时10元一斤还供不应求。另外,整个村的村容村貌以及老百姓的文化生活,都提高到一个很高水平。”郝家夭村负责人介绍说。

  和林县舍必崖乡小甲赖村则充分利用该村地势较为平坦,地下水资源丰富,光热资源突出,且有大量荒草地、盐碱地可以改造利用等优势,在大力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先后建成现代高效标准农业示范园区、现代养殖示范区各一处,为村民提供了近百个工作岗位,分别从事农业生产、园林养护等工作,可实现年均收入3万元左右。

  新城区保和少镇水磨村“十个全覆盖”工程以青山绿水为核心,在水磨村北部视野开阔、景观秀美的缓坡台地建设文化广场,结合景观连廊、大青山国家登山步道和景观亭打造村庄活动中心,南部充分利用沿河沿线,打造滨水景观道路、亲水平台、沿河栈道和近河汽车营地,营造丰富的滨水景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赛罕区金河镇根堡村在改变村容村貌,完善配套设施的同时,通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先后建设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大棚1205栋,配套了蔬菜育苗中心,引进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国内外新品种,吸引市民前来观光,果蔬采摘成为时尚。引导农民组成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内联农户,外联市场的桥梁作用,提供产销服务,鼓励农民与销售企业采取订单生产模式,推动农超对接。通过设施农业的健康发展,为村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

  美丽整洁的村容村貌,使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得顺风顺水,便捷的水电和道路,让规模化养殖有了依托,更多社会保障的覆盖,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村在通过“十个全覆盖”旧貌换新颜的同时,因地制宜,对口帮扶的产业也落地生根,村内有了自己的产业,越来越多曾外出打工的农民回到了村里,村内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形成良性循环,实现了生活条件改善和收入稳定增长双丰收。(记者海珍通讯员曹文娟实习生卜晓华)

[责任编辑 哈丽琴]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端午粽飘香
练舞技
清风雅韵扇面展
回民干娘
芍药绽放 花海和林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端午赛龙舟
老牛湾的颜值提升了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专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23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