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网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中秋节“瘦身”为何没能引发关注?
内蒙古新闻网  15-09-27 10:12 打印本页 来源: 光明网  
 

  在最近纷纷扰扰的各类新闻事件中,有一条显得不太引人注意,那就是关于中秋假期由三天缩短至两天的。按照官方的解释,减少的那一天被国庆节“借”走了,“这样国庆节后仅10月10日(周六)一天需要补班”。

  在公众对于每一次的放假天数、时间安排都斤斤计较、争吵不休的今天,这条新闻却意外地没有引发争议。因为别说是春节,即便是国庆,如果有谁胆敢把放假天数缩短一天,便会引发舆论热议。然而这一次,对于悍然压缩中秋假期数之举,公共舆论却显得非常淡定,甚至一些人还觉得这样的安排很好,因为国庆节后可以少加班了,这不能不说是中秋节的悲哀。

  要知道,在传统中国,中秋、端午与春节乃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三大节日,不仅流行于中国各民族间,而且还远播日本、朝鲜、越南等汉字文化圈诸国。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在这一天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

  然而世殊时异,在现代化、城市化的席卷下,一方面,无论是人口流动的速度还是迁徙的半径,无论是流动人口的数量还是频率,都远远超过从前。工作、求学、结婚、嫁人,任何一个原因或理由都可能让人背井离乡、远离家人;但另一方面,现实中我们看到许多朋友虽然常年客居外地,但对于家乡、对于故国的思念却并不那么强烈,有些甚至在日益淡漠。对他们来说,即便要回家,即便要与亲人团圆,首选也往往是春节,而非千百年来一直以思念、团圆作为核心要义的中秋节。

  如此情况下,中秋节究竟是放两天假还是三天假便显得不再那么重要。事实上,在不少北漂、上漂、广漂眼里,中秋小长假已经与普通的周末没有什么区别了,即便是放四天假,他们也不太可能千里迢迢地回一趟老家,与家乡亲人吃上一顿团圆饭。反倒是国庆七天,或出游,或回家,各项活动早已排得满满当当的,所以一天也不能少,至于事后的补班,自然是少一天好一天。

  对此,单纯从道德的角度来指责人们情感上的麻木,对传统的抛弃或许并不妥当,但由此反思中秋节的现代价值却显得很有必要。事实上,无论中外,也不管是中国的春节、中秋还是西方的圣诞节,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保护传统与现代性转型的矛盾和冲突,如何在这两者间实现协调统一,这个话题的思索显然比单纯的抱怨更有意义。(王桴)

[责任编辑 杨文娟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致敬
希望的田野
排查线路
粉刷院墙
守护草原平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上都河国家湿地公园
村美家美日子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