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城市的大街小巷,到处是车水马龙,商场里疯狂促销,旅游景点人山人海……然而,在这七天假期里,通辽市各地的农民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秋收的喜悦洋溢在田间地头和农家场院。
10月1日,在科左中旗花吐古拉镇腰伯吐嘎查。村路上,载满玉米的“三轮子”“四轮子”来来往往。“现在秋收,也就是三五天的事儿。这不,我们家连承包的都算上一共是36亩地,我雇的玉米收割机收一亩地70块钱,在地里忙活一天,玉米就到家了。人家一边掰一边往家里拉,不仅把玉米皮剥得干干净净,还把地里的玉米秸给粉碎了,要多方便就有多方便。要照以前那样,30多亩地,三两天收完我们连想都不敢想,我们一家累死也收不完。”村民温润和说起秋收,眉飞色舞。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几年,现代化的农业设施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耕种的劳动强度,也加快了收割进度。
在通辽开发区辽河镇东升村,村民徐淑娜一大早就忙碌起来。今年春天,徐淑娜在科左中旗敖包苏木承包了一片荒地。“新开垦的荒地,由于不熟悉土质,水分没跟上,收成不是太好,但是300亩地,剩下7万块钱不成问题!”徐淑娜笑着告诉记者,她已经收割一周的时间了,再有几天就忙完了。
历经一年的劳作,眼瞅着自己的付出换来累累的硕果,心里那叫一个甜。秋日里,金黄的玉米是咱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收获。但除此之外,秋收把村民们“召集”起来,还能感受一把浓浓的邻里之情。今年秋收,科左中旗花吐古拉镇腰伯吐嘎查包春叶的爱人在外打工没能回来。看着村里家家户户忙的热火朝天,她一个人急的直打转。没想到,邻居们忙完自家地,就来她家地里帮忙,众邻里相帮让她顺利完成了秋收。望着院子里堆得像小山一样的玉米,她的心里暖暖的。
记者发现,在秋收大军中,放了假的学生们成了一支“生力军”。内蒙古工业大学的徐艳杰开心地说:“放假了,家住城市里的同学们都去旅游了,但是,我觉得秋收的假期才是真正的‘黄金周’。机器收不净的,我就捡起来,我一天轻松能捡六七麻袋苞米棒呢!”劳动的“十一”长假让徐艳杰感到收获满满。
“咱农民根本没时间过节,辛辛苦苦一年,收成多少决定了一年的成败。”科区莫力庙苏木的农民朱艳红说。“全家一年到头就指望着家里的这点地,所以每年收获的时候也就是决定一年收入多少的最重要时期。趁着这几天气温回升赶紧收割,要是扔在地里,等变天了,损失就大了。”
采访中,不少农民说,“十一”长假是城里人休闲、旅游的时候,却是农民正忙碌的时候,城里人过“黄金周”消费,农民忙着收获“黄金”,这才是真正的“黄金周”。
记者康桂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