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固本建新村
走进呼和浩特市的乡村、庭院,广大农民发自内心的喜悦感染着记者,“‘十个全覆盖’工程好啊!为咱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办了好事。”话中的“好”字,蕴含着乡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一改过去残墙破房、脏乱泥泞的景象,基础设施迅速改善,公共服务显著提升,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一大批产业化项目落地实施,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明显加快。
作为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市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条件各不相同。为此,市委、市政府要求各旗县区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搞大拆大建、大包大揽,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
在新城区水磨村,绿树掩映中,一座座徽式村居院落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水磨村的发展定位是打造民俗旅游接待村。村庄改造后还是保持原汁原味风貌,但房屋的整体功能已经达到城市化的水平。“水磨村这地方有山有水,离市区非常近,每到夏天爬山游玩的市民非常多,这开发旅游后,像我这个年纪也能找个营生了。”村民胡二毛说。
设施齐全的文化室
回民区则按照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的原则,在沿山的东乌素图、东棚子、元山子、毫赖沟、段家窑等行政村,通过村庄改造、发展观光农业、农家乐餐饮、旅游景点等项目建设,力争将沿山各村打造成集生态绿化、曲径通幽、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新村。
水磨村、东乌素图村是“十个全覆盖”工程中城市融入型的典型村。呼和浩特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将全市965个行政村分为城市融入型、城镇带动型、生态转移型“三个层次、三种类型”的农村发展布局推进城乡一体化。凭借地缘优势,将城中村和城边村的发展方向确定为“城市融入型”,通过完善综合配套设施,吸引人口集聚,推动产业和服务同步发展,实现居住、就业、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布局,重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使村民变市民,农村变社区,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人口较多、居住相对集中,农业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好,发展方向为“城镇带动型”,重点把城关镇、乡镇所在地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节点,通过完善综合功能,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和承载力。鼓励集中居住,集约用地,引导农民向产业工人、种养大户转变,打造工业集中区、农业产业园,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行就地城镇化;人口居住分散,生产生活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严重滞后的村落,发展方向确定为“生态转移型”。坚持“收缩转移、集中发展”原则,鼓励农民向城市、城镇、乡镇所在地、中心村转移。20户以下的村庄率先搬迁,旧址重点开展生态建设,逐步恢复自然生态。
我也来健健身
“没有产业做支撑,新农村建设就是一次性的盆景。”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呼和浩特市在实施“十个全覆盖”中,让美与富齐步走,依托“十个全覆盖”对生产生活基础条件提高,努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按照自治区要求,呼和浩特市以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为主线来规划统筹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放大政策叠加效应。产业的支撑,不仅激活了农民自身活力,也让呼和浩特市农村的深层次变化日益显现。
武川县耗赖山乡圪顶盖村,依托冷凉的自然气候条件,组织村民发展食用菌种植已经初显成效,现在这个食用菌大棚种植基地一年实现纯利润200多万元。更重要的是,自从村里有了自己的企业,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回到了家乡。
“自从村里有了食用菌企业,我们老两口就从外面回来在家门口打工挣钱,现在怎么也能收入六七万,去年我还被评上了企业的科技特派员。”村民王才才乐呵呵地说。
便利的超市
赛罕区金河镇根堡村在改变村容村貌、完善配套设施的同时,通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先后建设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大棚1200栋,配套了蔬菜育苗中心,引进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国内外新品种,吸引市民前来观光,果蔬采摘成为时尚。引导农民组成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内联农户、外联市场的桥梁作用,提供产销服务,鼓励农民与销售企业采取订单生产模式,推动农超对接。通过设施农业的健康发展,为村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像圪顶盖村和根堡村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土左旗兵州亥村、上十里坡村发展奶牛养殖、蔬菜种植、林果经济、大葱种植等特色产业。托县依托黄河一溜湾独特的自然资源发展葡萄种植、休闲采摘、农家乐产业。清水河县一间房村、三十一号村将生态移民项目区农民集中在一起发展蔬菜种植和肉羊养殖产业……
在实施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中,呼和浩特市充分考虑农村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苜蓿草种植、蔬菜保护地建设、奶牛肉羊生猪家禽规模化养殖、休闲观光旅游、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及加工销售等产业基地,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和后劲,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同时,呼和浩特市将实现扶贫项目与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相结合,将110个贫困村纳入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范围,既解决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问题,又推动贫困村产业发展,培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把经济实力较强,具有当地特色的龙头企业引入重点贫困村,创建现代农牧业生产基地,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更多的项目村农民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增加贫困农民收入,实现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