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的实现容不得半点虚假,“十个全覆盖”工程不是孤立的,而是综合配套的;不是单兵作战,而是需要链接式的集团意识。于是,市委、市政府经过充分论证,因地制宜打出了坚持“六个结合”的“组合拳”,把“十个全覆盖”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与生态移民相结合、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主题活动相结合。市委以1号文件的形式出台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施意见》,着力在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六个方面提出了2014年至2018年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分解,与“十个全覆盖”可谓相得益彰,一脉相承——通过将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纳入到“十个全覆盖”工程,统筹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通过把人居环境综合管理作为巩固“十个全覆盖”建设成果的切入点,逐步建立起农牧区环境治理长效机制;通过创新实施“四到村四到户”,培育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实现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通过整合生态移民与“全覆盖”两个项目间的合力,减少损耗,提高受益面,最大限度保障移民权益;通过发展休闲观光旅游、特色种植养殖业等产业基地,增强农牧区发展活力和后劲;通过将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主题活动的重要内容,既形成了全社会力量的大协作,同时使广大农牧民看到了干部作风的转变,推动了党群干群关系的大调整。
回顾来时路,奋力为明天。在今年8月21日召开的全市“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现场观摩暨表彰会上,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十个全覆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于清理深有感触地说:“通过观摩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的建设成果,让我们深受鼓舞,更加坚定了信心。”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截至目前,全市2014年实施的350个村已全部完工,28万人受益;今年按照完成总任务量80%以上的新要求,呼和浩特以沿路沿线的行政村和自然村为实施重点,将37条交通干线两侧包括行政村在内的510个村纳入工程实施范围,受益人口近30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保障“十个全覆盖”工程有序推进的是市委、市政府对民生工程的一系列倾斜政策:今年自治区下达呼和浩特市工程计划总投资是7.6亿元,而市委决定计划总投入达到61.5亿元;今年自治区下达危房改造和街巷硬化建设任务分别是10000户和522公里,而呼和浩特确定的任务量分别是31080户和1697.6公里……截至9月底,市本级财政下拨资金达16亿元,工程总投入超过47亿元,并做到了审计全覆盖。
好事办好才是真正惠民!市委、市政府的决心可鉴,让广大农牧民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记者冯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