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鲁门的家在巴林右旗索博日嘎镇吉布图嘎查,丈夫以养殖肉牛、肉羊为主,她则在闲暇时间做些手工刺绣的民族服装,全家人的生活过得那是有滋有味。她说,近些年,当地逐步形成产业的特色种植和养殖,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旅游,以及村子和镇里实施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已经让这个地处偏远的小镇名气越来越大,村民们经济收入增收不说,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和谐的社会环境、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让周边地区的人羡慕不已。
通过对比一项项数据,我们看到了索博日嘎镇经济的快速增长。2014年,索博日嘎镇农牧民人均收入增速达到15%,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6个,全镇创收300余万元,初步形成了肉牛肉羊、高产农作物、民族文化旅游等三大特色产业链。
索博日嘎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自开展以来,就借助旅游业强势发展的时机,积极发展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旅游产业,先后招商引资开发建设了荣升十八景、庆陵景区、庆州古城、赛罕乌拉景区等5个旅游区,每年游览的国内外游客达到5万人以上,年旅游收入达到5000多万元。他们还引导各族群众积极投身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有2000多名各族群众在各个景区从事民族手工艺品和民族服饰制作,民族舞蹈、蒙古族长调民歌、秧歌舞等表演活动,景区就业群众年人均增收6000多元。他们还充分利用敖包祭祀、那达慕大会等传统节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但吸引了数万人次的各族群众前来积极参加活动,还组织了10余次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民族歌舞才艺展示活动。
发展良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更离不开浓厚的社会氛围。对此,他们着重加强宣传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关怀政策,宣传民族地区发展的辉煌成就,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大力营造自觉遵守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社会氛围,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今日的索博日嘎镇,推进民族和谐进程、挖掘民族区域优势、创新民族事业举措,已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民族团结大镇、民族特色大镇和民族经济大镇。(记者孟静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