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十个全覆盖 > 要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村里的变化说不完——包头市重点工作观摩检查追踪
 

  乌兰计一村的新生活

  10月7日,记者驱车前往九原区哈业胡同镇乌兰计一村。快到村口,用蒙汉文书写的“乌兰计一村”村牌很是醒目。进村后,新修的水泥路两边是干净整洁的白墙红顶房屋和白色院墙。

  村中心,2万多平方米的广场建有休闲步道和长廊,北侧是村标准化卫生室,西侧可见便民超市。广场上,孩子们在骑自行车玩耍嬉闹。“晚上,村里的女人们都来这儿跳舞,和城里人一样!”乌兰计一村村委主任杨保明说,广场还解决了村里老人和小孩的安全问题,过去,他们都在马路上溜达和玩耍。

  杨保明介绍,广场投资了300多万元,是3户村民无偿捐出宅基地修建的。

  在村卫生室,带着孙子看病的村民王秀珍说:“有了卫生室真方便!现在,我们不出村就能体检啦,城里人体检还得排长队呢!”

  记者看到,包头市卫计委为推行“健康农村”计划而设立的自治区第一家“农村健康小屋”就在这里,设有观察室、治疗室和药房,配备了自动测血压机、中医体质辨识机、人体脂肪测量仪等医疗设备,有200多种药品。

  在村委会,记者见到了今年同乌兰计一村开展农业合作经营的包头市丰谷顺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刘凤林。他今年集中流转了乌兰计一村4700亩土地,搞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

  杨保明介绍,在每亩保底1200斤产量的前提下流转土地,不仅保证了农民利益,还很好地利用了村里荒废的土地。

  在杨保明心里有本账,项目让村子今年增加了600亩农田。更让杨保明踏实的是,村子北侧正在实施一个投资10亿元的绿色食品加工园区项目,竣工后,村民就可以在家门口打工,钱袋子会更鼓。

  说起村里“十个全覆盖”的成果,杨保明如数家珍:投资2070万元,实施了危房改造、土房翻建和房屋整治,解决了688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主街硬化2.1公里,安装路灯139盏,新建了108平方米标准化卫生室和500平方米文化活动室,改建了150平方米便民连锁超市,实现农村社保全覆盖……乌兰计一村251户、688名村民,正在享受“十个全覆盖”工程带来的幸福生活。(记者格日勒图)

  “哪也没咱板申气好!”

  “蓝个莹莹的天,清个凌凌的水,哪也没咱板申气好!”刚从城里回来的土右旗沟门镇板申气村村民李春梅感叹道,“儿子家住了半个月,楼房住不惯,说话没个人,溜达没去处,可把我给憋坏了。”放下行李,简单休整,李大娘便拉着记者到村里转了转。

  “这两年村里的变化简直是翻天覆地,上次孩子们回来都找不见家了。”李大娘边走边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新修的柏油路,笔直宽阔,道路两旁白墙灰檐院落整齐,太阳能路灯下绿植点映,白墙上古色古韵文明宣传窗,无处不让人感受着这座全国文明村的美丽。

  李大娘说,“十个全覆盖”使村里卫生干净了,自己家里自然也要干净。院子里铺了砖,院墙也维修了,院子里乱七八糟的东西重新拾掇了,过去土墙土院,养的牲口多,还有柴火,乱七八糟的不齐整。下了雨,都迈不出脚。现在院子清清利利的,做甚也心情舒畅。人们垃圾不乱到,脏水不乱泼,干干净净讲文明了。

  “以前村里又脏又乱,污水横流、垃圾满村,很多人追求好的生活条件,都去城里了,但这两年村里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好了,年纪大的人都回到村里来养老。环境好、空气好、不拥堵,生活自在,当然人们愿意回来。”李大娘满脸洋溢着幸福。

  一路上记者看到,文化广场上村民们练着广场舞、学校操场上一群学生大汗淋漓地踢着足球,三三两两的老人坐在大门外,晒着太阳,偶尔闲聊几句。记者感受到人们生活的安静恬适。

  “看病有新建的二层卫生所,娃娃上学有新建的幼儿园、翻新的小学,跳广场舞有新建的广场……现在村里甚也有了,以后的日子更要比现在好。”说起“十个全覆盖”给村里带来的变化,李大娘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记者宋阿男)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丰收
打通“断头路”
娶亲马队浩浩荡荡
初冬享暖阳
外教传技到达茂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蒙古族服装展演
3小时盖好2层楼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