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从墙上到心里
“住的是砖瓦房,走的是平坦道,广播、电视、网络全都有,文化广场上还有运动器械,我们就像生活在城里一样,越住越舒服了!”说起村里的巨变,乌海市海南区巴音陶亥镇万亩滩村村民孙桂英难掩激动之情。在孙桂英的记忆中,以前的万亩滩村可是另一番模样:房屋、道路破旧不说,家家户户门口都堆着柴草垛,村民随意倒泔水,村容村貌只能用脏乱差来形容。
如今,经过“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的洗礼,乌海市农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一幢幢崭新的新农舍掩映在苍翠树荫下,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一幅幅印有乡风文明的宣传画和文化墙随处可见。
生活环境美了,人的心情也好了,各村都组织起了文艺队,文化部门还派了专门的辅导员。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团结新村的“忆青春”文艺队如今已有固定成员100余人,每天傍晚,伴着音乐起舞的村民成为当地的一道美丽风景。在乌达区乌兰淖尔镇涉农社区泽园社区,新建的500平方米综合服务中心成了社区秧歌队的新家,村民于登河自发组织居民农闲时跳舞。郭胜因乐于助人、带动居民种温室致富上了社区光荣榜,成了大家学习的榜样。
依托文化活动室,并结合“书法五进”,乌海市农区各村还经常开展书法活动,平时忙农活、闲时写书法已经成为农区居民的生活新时尚。
两年来,乌海市坚持将“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与乡风文明建设同步推进,对各村的村容村貌进行了综合治理,并建立了《村庄环境卫生暂行办法》等长效机制。各村都清理了柴草垛、固废垃圾,合理规划了院落和舍饲圈舍,还建设了一批公厕、垃圾池,设置了大量的垃圾箱。干净整洁的环境,使很多居民改掉了乱扔、乱倒垃圾的坏习惯。
海南区西桌子山办事处赛汗乌素村农民王润琴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窗明几净,房前屋内摆放着一盆盆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她家被评为“美丽庭院”示范户。如今,不仅同村的姐妹来观摩,连别的村的妇女也来学习。现在,乌海市各级妇联正在各村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已评选出各级“美丽庭院”示范户380户。
在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乌海市将其与农区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从“革陋习、讲文明、树新风”入手,并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广泛开展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提倡农区文明新风。其间,陆续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和蔼可亲好婆婆”“孝老爱亲好媳妇”“最美身边好人”“善行义举榜”等评选活动,倡导积极优良的村风民俗。如今,行走在乌海农区,村村都有内容丰富、题材新颖、图文并茂的文化墙,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时时有村民驻足观看,感受着文明的力量。(记者于海东见习记者郝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