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说:
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后,元宝山区村级两委班子在换届选举工作中出现了一种新现象:绝大多数的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都是连选连任,高票甚至满票当选。这是老百姓对基层干部的一种认可和信任。而这种信任则是通过实施“十个全覆盖”等一个个民心工程积累而来的。“十个全覆盖”工程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为基层干部提供了一个施展拳脚、大显身手的舞台,也让基层干部在为民服务中赢得了民心。从一张张选票中,我们就可以掂量出民意的份量。
过去,一些基层干部经常抱怨群众“不听话”、不好管,常与干部唱“对台戏”。如何让干部说话有人听、下令有人行、号召有人跟、干事有人应?如何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给出了一个最生动的答案。让“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每一个幸福选项都能惠及百姓,让群众在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实实在在的变化中,感受到党的温暖,体验到干部的真情,老百姓就会自然拥护我们的基层干部。所以,从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这个角度来讲,“十个全覆盖”工程又是一个基层党组织固本强基的工程。
“十个全覆盖”工程,密切了干群关系,反过来这种密切的干群关系又促进了这项民生工程的推进。为了发挥农民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元宝山区通过民主议事、公开公示等形式,将建设项目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和评判权直接交给农民,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十个全覆盖”工程。在元宝山区前进村,为了确定粉刷墙面涂料的颜色,村里把3种颜色刷在一段墙上,来征求全体村民的意见。硬化路面用混凝土还是用沥清,路面砖用方砖还是用条形砖……诸多的细节问题,村里都要征求农民的意见后再施工。我们欣喜地看到,元宝山区这种民主管理的方式,让更多的农民融入到了“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的洪流中,成为乡村环境整治中的决策主体、建设主体和受益主体。 参与“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农民有权利也有义务。如果政府大包大揽,就不会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就会让农民认为这是政府该做的事,与己无关。元宝山区在部分乡镇采取政府免费提供红砖、水泥等建材,农户出工的办法进行危房改造、院墙整修等工程,取得了一石两鸟的效果。由于农民投工投劳,让有限的配套资金发挥了更大的效益,同时自己的家园自己建,也让农民更加珍惜乡村建设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