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伦贝尔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新丰村“十个全覆盖”攻坚纪实
内蒙古新闻网  15-11-02 09:03 打印本页 来源: 呼伦贝尔日报  
 

  金秋十月,正是丰收的季节。鄂伦春旗乌鲁布铁镇新丰村连片的黑土地里,成熟的玉米棒子饱满而结实;一望无际的大豆田里,黄褐色的豆荚沉甸甸地诉说着好收成。不论是田间地头,还是村舍农家,到处洋溢着农民幸福快乐的笑脸。

  在新丰村口,一位老大爷笑着对驻村队员说:“我们今年可是双丰收,不仅收获了好庄稼,还在党的惠民政策下收获了更加幸福的生活啊。”老大爷指着新房和硬化路面赞不绝口。

  走进今日的新丰村,一眼望去都是整洁美观的房舍,平坦整洁的水泥路四通八达,“十个全覆盖”让农民实现了“住上敞亮房,走上平坦路,喝上干净水,广电有节目,活动有场所,户户通上电,校舍保安全,购物家门前,小病不出村,老来有保险”的愿望,攻坚组干部职工连日来顶烈日冒寒风、放弃节假日、奋战在一线的身影,成为金秋时节又一道美丽的风景。

  对驻村队的全体队员而言,他们最大的收获就是“十个全覆盖”的建设成果和干群关系的融洽。如今,新房已建成,但是村民都在忙着秋收,顾不上收拾自家的庭院,驻村队员自告奋勇的帮助拆障子、建栅栏、搬砖瓦、清理院落……许多同志加班加点干活,脸晒黑了、手磨破了,甚至有的队员的脚还被钉子扎破,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就连每晚吃饭时,大家唠的最多的话题就是明天怎么干,哪家还需要清理院落,哪家还需派几个人,大家都做到心里有数,既不窝工,又出成果。

  村里高伯士老人年过八旬,家中无劳力,拆旧栅栏成了他一块心病,队员们二话没说,一起动手把拆下来的栅栏摆放整齐后悄悄离开了;低保户周宪凤丈夫残疾,搬新家时,屋里的橱橱柜柜可难坏了她,队员们齐上阵,不但帮她搬了新家,又为她家买了炕革和地革,把新家布置的漂漂亮亮。周宪凤感动地说:“这些驻村的工作人员真是太辛苦了,起早贪黑的帮我们干活,这才两个月时间我们就住上新瓦房,太感谢他们啦!”不论哪家有困难、缺帮手,大伙儿都主动往前冲,从不退缩。

  驻村工作队全体队员不辞辛苦、一心为民的工作热情,深深地感染了村民群众,村民也把驻村工作队当成贴心人,有什么想法就坦诚地和他们沟通,有什么困难就及时提出来,大家一起商量解决办法。许多人从怀疑、观望到积极参与,由“要我干”变成“我要干”,纷纷投工出力、共建家园,形成了干群同心协力的生动场面。

  目前,新丰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已经全部完工,惠民工程一桩桩、一件件落实到了百姓的心坎儿上,党员干部和全村的父老乡亲在这片黑土地上收获着幸福和希望。(驻鄂伦春旗采访工作组记者 王艳 通讯员 马宝山 郭丽新)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电供暖
胡杨秋色
蒙古国商品在首届...
聚焦首届中蒙博览会
秋意浓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探秘大自然
醉美深秋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