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家中贫寒,兄弟姊妹8个,母亲排行老四,是女儿中最大的。母亲刚懂事时,就跟着哥哥们挖野菜、抠场皮(打完场子后,压实在土皮表面的小麦)。再后来,姥姥病重,母亲就开始为家里10多口人做鞋和衣裳。
母亲是上世纪70年代嫁给父亲的。父亲的家庭很特殊,三口之家,人丁稀薄,生活困难,且父亲是6岁才到了现在的家,爷爷奶奶算是“老来得子”。母亲的到来,无疑给这个少有生气的家增添了更多的活力。村里的人都夸母亲能干,走路像阵风,干活像个陀螺,对待公婆像亲生父母。在那个穷苦的年代,母亲总把最好吃的留给公婆,最重的苦力活儿抢着和父亲做。后来,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至少三餐能保证一餐吃得饱,搭配上野菜、玉米,总还是能过得去的。
1976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冲毁了爷爷奶奶几十年来建立的家园,一家人背井离乡,来到了现在住的这个地方,成为全村第一户在此落脚的人家。姐姐就是在那一年出生在了还带着湿气的土坯房里,那是用爷爷和父亲一铁锹一铁锹铲出的红坷垃盖的。也就是那个时候,母亲落下了病根,时常头疼,身体大不如从前。我们姐弟四人,也先后在老屋里出生。为了让我们吃饱穿暖,母亲也和姥姥一样,日夜不停地缝缝补补。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除了晚上睡觉时,从没有清闲的时候。每天早晨5点,父亲就去企业打工,母亲则给爷爷奶奶和我们做好早饭热在锅里;用半个小时的时间喂完猪、羊、鸡,又赶着去地里劳动,还不耽误给我们做两菜一汤的午饭,可她吃的饭从来的都是凉的、剩的。为了供我们读书,母亲每晚都要把自家种的瓜子炒熟后拿到镇上的广场上去卖。本就瘦弱的母亲无论刮风下雨,不停歇地为我们操劳着,这一忙就忙了近四十年。
可母亲无论多忙,一日三餐总是固定时间,总是以面食为主,松软可口,第一碗饭总要端给爷爷,因为他是家中最年长的。在爷爷生病时,母亲常抱起爷爷给他挪地方,怕他一个姿势腰疼,每每这时,我总想帮忙,母亲有一次说了一句话:“那时,你们还小,你们的姥姥生病,我没能伺候,现在我得好好伺候你爷爷奶奶。”我听后,眼里噙着泪花,心疼爷爷,也心疼母亲,此时的母亲因为脑梗刚住院回家。2012年年底,爷爷奶奶相继去世,他们都活到了88岁高龄。母亲也因对公婆的孝顺,被评为“全国孝老爱亲模范”。
母亲变“懒”,缘于3次脑梗之后。虽然承受着病痛的折磨,但母亲的作息始终没有改变,依旧还是5点钟起床,按时出门步行2公里、做广播操。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母亲将更多的时间用来看电视、聊天、晒太阳、打麻将。到了饭点,母亲给父亲打打下手,多半时间是在旁边唠叨父亲,菜要切细、盐要少放。而父亲也从不生气,只是冲着母亲微微一笑。
变“懒”的母亲学会了爱自己,明白了自己健康才能带给家人幸福。她在院里搭起了小暖棚,常年种着绿色无公害蔬菜,家里依旧喂着猪、鸡、羊,但种植蔬菜、饲养家畜的活儿现在都由退休在家的父亲承担,我的“懒”母亲总是站在一旁唠叨着,总觉得父亲做不细,操心的习惯一直没有变。虽然母亲变“懒”了,可是越发的可爱,按时吃饭、按时休息、按时锻炼,精神明显好了起来,只是走路再没有从前的健步如飞。现如今,母亲不仅学会了不生气,还时常陪我们出去踏青、游玩,姐姐的儿子总夸奖母亲说:“姥姥现在脾气真好,不骂人了”。“懒”母亲还学会了把曾经舍不得吃的食物与老伴儿、孩子们一起分享,也时常换件新衣服出去逛街,眯着眼乐呵呵的,也时常洗了水果等着我和姐姐资助的孩子到家。而母亲的小院里,时常是欢声笑语,无论是我们、外孙,还是我们一起资助的孩子,总是喜欢一起和“懒”妈妈晒太阳、拉家常、吃饭,让她尽享天伦之乐。
2014年,我们家被评为“全区最美家庭”,当母亲拿着姐姐带回来的印有全家福的奖牌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我爱我的“懒”妈妈,因为她拥有阳光下最美、最善良的心。 (庸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