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赛罕区教育系统流传着一段关于年轻丈夫六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照顾因车祸致残的妻子的感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呼和浩特市九中物理教师闫志忠。因为夫妻恩爱、家庭和谐,他和媳妇刘敏组建的家庭被赛罕区妇联评为赛罕区“最美家庭”,被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评为呼和浩特市“最美家庭”,被自治区妇联评为“最美家庭”提名奖。今年闫志忠入选内蒙古好人榜8月名单。
图片来源网络
1981年,闫志忠出生在乌兰察布丰镇市柳树院村一个贫穷家庭,他从小立志做一个孝顺父母、关心他人、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2007年大学毕业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他顺利通过了呼和浩特市的教师招聘考试,被分配到呼和浩特市第九中学任教。
不久,他认识了在市九中代课的老师、现在的爱人刘敏。在他的支持和帮助下,刘敏在2008年也通过了教师招聘考试,成为新城区毫沁营哈拉更村小学的一名正式老师。两人在2009年正月喜结良缘。当他们还沉浸在新婚生活的幸福中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粉碎了他们的梦想,也将他打入了无底的深渊。
2009年4月21日7:30左右,刘敏在上班途中被行驶的车辆撞倒,当即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口出鲜血,被救护车就近送往解放军第253医院抢救治疗。医院诊断为急性创伤性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双侧闭合型胸外伤,肋骨骨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分别于当天和第二天做了两次开颅手术。术后刘敏在重症监护室观察了一周,待生命体征稳定后转回科里治疗,刘敏昏迷了将近3个月后,才有了一定的意识。
在刘敏昏迷期间,闫志忠衣不解带,天天陪伴在爱人的身旁,为她按摩,擦身体,喂她吃饭,接大小便。为了爱人能早日醒来,他想尽了多种办法。3个月后,刘敏终于醒过来了,虽然爱人的意识在逐渐恢复,但是记忆力已大部分丧失,她就像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一样,说哭就哭,说闹就闹,情绪极其不稳定,烦躁起来还抓人、踢人。
那段时间,他觉得自己都快要崩溃了。但他苦撑着提醒自己,一定要加倍地坚持,不能泄气,无论是多大的痛苦与煎熬也要承受,因为他是丈夫,是妻子这一生要依靠的人,他坚信,他们会有柳暗花明的时候。就是这样一份责任、一份信念,驱使、鞭策着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艰辛的日日夜夜。
闫志忠说,8月份的时候,妻子终于能够进食了,也能断断续续地说几个简单的字了,并且还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那个时候他就像个孩子,每天也乐呵呵的。
为了让妻子尽快恢复记忆,闫志忠每天都陪着妻子说话,给妻子讲故事,讲他们以前那些快乐的事情。天天用轮椅推着妻子出去散步,晒太阳,看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9月份,刘敏终于出院回家了,但还不能自己站立,走路、吃饭、上厕所都需要人帮助。他除了照顾妻子的饮食起居外,都要抽时间扶着妻子锻炼,带妻子到人多的地方,过正常人的生活,使妻子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心态。
2009年寒假期间,闫志忠还带妻子去北京进行了一个阶段的康复治疗,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妻子能自己走路了,虽然腿脚还不利索,走路一瘸一瘸的,右手也不灵活,说话也不流利,模糊不清,但他心里美滋滋的。因为他相信,妻子会一天比一天好的。妻子在他的照顾下,身体逐渐在恢复。2011年12月,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一家人和和美美地生活着。
“以后的日子,还会有许多风风雨雨,艰难坎坷,但是我始终坚信,不抛弃,不放弃,勇敢地担当,真诚地付出和执著地坚持会无往而不胜!”闫志忠说。(记者吕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