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区、生活区界限分明,畜牧业实现产业化经营,有文化的年轻人又回来了……这是记者在牧民萨·巴特尔家的现代化家庭牧场看到的。
在西乌珠穆沁旗浩勒图高勒镇新宝力格嘎查,萨·巴特尔一家充分把握“十个全覆盖”工程机遇,加大自筹力度,科学规划生产区、生活区,改善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条件。他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和“项目投入与自筹结合”的原则,共投入77万元,新建现代化住房3间、院落300平方米、旱厕一处,并接通网电,安装电脑监控、“户户通”广播电视等设备;生产区投入37万元,新建标准化棚圈400平方米、围墙60米、储草鹏棚200平方米、羊栅栏1500平方米、药浴池1处,青贮窖1处,并配备了剪毛机、饲料粉碎机等设施设备。如今,他读过大学的儿子和儿媳也回到家乡,成为他的得力助手,科学管理有了新思路。
萨·巴特尔家的发展见证了新宝力格嘎查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不懈努力。而今,新宝力格嘎查集体经济包括集体畜群、集体草场和高产饲料基地,成立了“努图格”畜牧业合作社和“胡德黑幕日”旅游文化合作社两个合作社,并引进“恒益饲草业有限责任公司”。
针对文化活动设施不足的问题,西乌珠穆沁旗组织部门、财政部门整合项目资金,向新宝力格嘎查投入41万元,新建了集办公室、文化活动室为一体的综合活动阵地,并配齐办公桌椅、书籍、音响等设备,有效提高嘎查活动室的功能、效能。
“产业搞好了,牧民经济上富足了;十个全覆盖了,牧民生活条件好了;活动室完善了,书屋有了,牧民的精神文明程度也提高了……下一步还想建一个便民超市,嫌固定的不方便的,我们就来一个创新——买个车弄个流动便民超市!”在嘎查党支部书记恩日勒图历数着嘎查的进步,也展望着明天。
恩日勒图家的隔壁就是新建的卫生室,里面有一应俱全的设备、设施和蒙药,而医生就是学过医的恩日勒图。此外,他还兼任着便民服务点的代办员。“恩书记,你的照片是不是修过?怎么那么白啊!”众人指着墙上的照片打趣道。“那照片是当干部以前的,那时我只是个热心人,嘎查换届时,牧民们非要选我,那我就多干点吧!”这时,恩日勒图黝黑的脸上绽开了会心的笑容。
的确,站在全新的起点上,“还应该干点儿啥”依然考验着嘎查两委班子的智慧。“提倡牧民在家过本年,杜绝在旗里饭店过本年并阻止其他铺张浪费现象;为两户牧户申请项目机井;给两户贫困户申请扶贫‘苏鲁克’;给十户牧民申请通电项目;举行改良牲畜评比比赛。”这是新宝力格嘎查今年对牧民做出的五项承诺。政策给力,干部出力,绘就的是蓝图,步步实现的则是牧民的幸福。(记者 郝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