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观察】“双11”来了,开启疯狂网购模式!
内蒙古新闻网  15-11-10 09:16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电商工作人员测试物品包装强度

迎接“双11”工作人员的“战备粮”

  11月11日,在几年前人们还只知道它叫“光棍节”,是单身男女青睐的节日,而如今,“双11”已经演变成了家喻户晓的电商节日,网购者的狂欢日,甚至实现了线上带动线下,很多实体店也纷纷与“双11”攀亲,展开大型促销活动,大力发展O2O模式,消费者可以线上购买线下提货。

  近几年的“双11”,内蒙古本土电商从数量到销量都呈现出上涨趋势,形势喜人。而每到“双11”都格外忙碌的快递业,今年也同样“压力山大”,积极备战。

  “光棍节”变身“购物节”

  在首府桥靠西街经营一家精品店的小马是80后,在她看来,不管叫什么节日,对于商家而言,让人们花钱消费才是最终目的。她说:“以前的‘光棍节’是年轻人的娱乐节日,通过网络等媒介传播,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很多人选择在‘光棍节’这天求婚、结婚,表示‘脱单’,但是电商自发地创出了‘双11’,借此大规模地打折促销,后来人们对于‘光棍节’的热情淡了,而‘购物节’的气氛却越来越浓烈。”

  11月7~8日,记者走访了万达百货、维多利时代城、维多利商厦、王府井百货等首府地区较有规模的购物集中地,发现不少商家打出了“迎接‘双11’打折实惠多”等促销广告。在维多利时代城经营一家时尚品牌女装的孙女士说:“随着网购的人越来越多,实体店的生意越来越难做,网上销售省去了很多环节消耗,价格便宜是绝对优势,可是实体店有店面租金、装修、人员、水电等开销,卖便宜了不仅不挣钱,还有可能赔钱,所以和网店相比实在没有竞争优势。”让孙女士苦恼的是,随着“双11”的临近,到她家店里试衣服的顾客越来越多,但是销量并没有显著增长。孙女士解释:“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现在是线下试穿,线上购买,线下店成了‘试衣间’,希望随着我们的打折力度增加,能够留住一些顾客。”

  在赛罕区政府部门工作的李女士,由于平时工作忙,她买东西基本都是网购,从吃穿用到大件商品,在“双11”前一个多星期,她就选购了很多商品放进购物车,并且每天都抢各种优惠券,她觉得“双11”的促销力度的确很大,所以宁当“剁手党”也要买买买,虽然有些疯狂,但是这种感觉很过瘾。

  电商准备就绪

  临近“双11”,本土电商也都积极备战。11月9日,内蒙古升泰昌食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苏娜正在通过近期线上活动的销售量预估“双11”期间的产品销量,“双11”还没到,该公司旗下的尚食格格品牌产品已经有了不俗表现。“11月1日开始,我们就在1号店开始了一些小的营销活动,到现在大约卖了6000件,预计‘双11’期间的销量将是现在的3倍,其他一些卖我们货品的网店也会有一些增量,我们已经准备了超过平时6倍的货物。”苏娜告诉记者。

  11月9日上午,走进淘宝特色中国内蒙古馆,“双11”期间的活动已经准备就绪。作为我区产品最丰富、入驻商家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绿色农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淘宝特色中国内蒙古馆提前1个月进行了“双11”活动的筹备,精心挑选了本地43家64种产品进入阿里巴巴线上活动的主会场和分会场,产品覆盖牛肉干、奶食和生鲜等本地特色产品。目前,“双11”线上活动的页面已经优化完毕,货物已经备齐,只等“双11”开抢。淘宝特色中国内蒙古馆市场运营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止到今年10月底,他们线上销售额已达5亿元,他们的目标是在“双11”“双12”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发力,争取再卖5个亿,让全年的销售额突破10亿元。

  快递业加车加人

  相对本土电商的信心满满,本土快递业虽然采取了各种措施进行提前布置,增加了营运车辆和人员,但大部分快递公司仍然感到力不从心,担心无法正常完成“双11”期间的快递配送任务。

  作为快递业中的国家队,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分公司(EMS)一直在配送速度和覆盖范围上占据优势,该公司快递业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双11’,我们进行了周密部署,在帮助本土电商发货方面,临时聘用了很多大学生,直接入驻合作的电商进行发件服务。此外,我们还加密了揽件车辆的频次,增加了向外运送快件的车辆,并针对大的电商客户开辟了直达车服务,帮助他们尽快外送快递。在派送快递方面,我们增加了临时用工,快递派送人员要比平时增加40多人,在小区、学校等快递密集场所增加了10多个代投点,方便用户回家后自行取件,此外还增加了不少快递派送车辆,以应对‘双11’快递量暴增局面。此外,还将区、市两级EMS的行政工作人员的私家车作为预备队,帮助公司缓解配送压力。”

  尽管已经加人加车,但这位负责人还是对即将到来的“双11”快递配送问题表示担忧:“一是天气问题,近期可能出现的雨雪天气,势必会对快递运输造成影响;二是派送问题,虽然我们有一些快递面包车,但是,如果真的发生快件积压,很难在短时间内循环派送。”记者联系了首府几家民营快递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快递公司负责人说:“目前来看,如果派送快递改用汽车,势必要增加快递公司的配送成本,快递公司为了维持生存,这些成本可能要转嫁给消费者。从电商的角度来讲,如果发件业务涨价,本土电商也将在市场竞争中受到影响。”

  我区电商发展正当时

  淘宝特色中国内蒙古馆馆长贾宇峰:近一段时期,内蒙古的电子商务产业有了可喜的进步。从政策角度来看,一些资金支持、鼓励政策都有效落地了,一些好的项目都能够申报,得到了政府层面的大力支持。从企业层面来看,人们对电子商务的看法越来越理性,过去,重视的企业太过重视,认为电子商务是帮助企业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不重视的企业又根本无视电子商务对企业的作用。现在,大家都能理性地看待电子商务,即便不能很快盈利,企业也认识到了电子商务对于发展和壮大品牌的重要作用。从电商角度来看,过去内蒙古电商闭门造车的情况也有所改善,本土电商之间的分享、交流活动日趋增加,形成了互相团结进步的电商群体。从教育角度来看,一些高校如内蒙古工业大学,加强了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主动联系企业进行大学生电子商务的培训和实践,为本土电商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总体来看,内蒙古电商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扬帆起航,追求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但本土电商人才匮乏、产品单一也是不争的事实。但可以看出,我们在这方面也进行不断地改进,例如邀请一些国内知名电商来我区进行人才培养,企业在产品加工方面也更加重视网络端的客户体验和信息回馈,根据客户需求不断改良产品,这对过去厂家见不到消费者、交流不畅的市场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改进。

  秒杀、冰点价、历史最低、强力打折……这些促销字眼在“双11”能掀起集体消费狂欢潮,新鲜、刺激,电商制造了一个消费节日,给消费者一个充足的理由消费。面对商家的各种噱头,小来想给所有冲动型购买者一个提示,保持理性,根据实际情况适度消费、理性消费,毕竟再便宜也是要花钱的。(首席记者 来春誉 记者 王树天 王 磊)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电供暖
胡杨秋色
蒙古国商品在首届...
聚焦首届中蒙博览会
秋意浓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探秘大自然
醉美深秋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