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赤峰雷营子村“十个全覆盖”编织幸福梦
内蒙古新闻网  15-11-10 10:32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我们村现在真好,房子整齐明亮,就连大门都气派了,一进村一水儿的水泥路,原来我们村里全是老人守着这穷地方,你看现在,外边的年轻人都回来了,村里来旅游的人也多了,感觉村子里天天像过年那么热闹!”喀旗西桥镇雷营子村村民滕国庆逢人就说村里的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西桥镇雷营子村的改变和“十个全覆盖”工程息息相关。原来雷营子村是革命老区村,也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西桥镇党委、政府不失时机地将雷营子村定为首批“十个全覆盖”建设村。在实施“十个全覆盖”过程中,西桥镇党委、政府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搞大拆大建,把工程建设与独特的自然风貌、历史传承、文化记忆、农庄休闲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拉动全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十个全覆盖”工程成为群众共建共享的“福利”。

  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以来,2014年投入财政资金1140万元,2015年投入美丽乡村奖补资金520万元,完善街巷硬化、危房改造等农村基础设施。同时,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投资投劳达390万元。街巷硬化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通过新建18个垃圾池、设置4个公益性岗位、专人负责垃圾清理和卫生管护等方式,实现了全村环境卫生的持续清洁;社会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医疗、购物、休闲等便民水平已经得到明显提升。基础设施的改善、公共服务能力的增强,为雷营子村发展乡村旅游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推动下,西桥镇党委深入挖掘当地特有资源,因地制宜,带动全村1200亩耕地全部种植果树,亩均收入可达1万元;发展农家乐6户,参与乡村旅游业的村民达到30%以上,户均年纯收入4万元左右,基本形成了以“遗迹考察+乡村休闲+森林养生+观光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业产业链条。农民人均纯收入近两年实现了翻番增长,由2013年末的不足3000元增长到2014年末的6000元,预计今年年末可达9000元以上。凤梅农家院的主人杨凤梅真诚地说:“搞‘十个全覆盖’,最受益的就是老百姓了,我就是最好的例子,以前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什么,只能外出打点零工赚点小钱,可现在,我守着家门口,做点农家菜,一年就赚好几万。就冲这一点,政府让咱搞卫生、种果树,让咱干啥我支持。”

  惠民政策深入民心,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农民的观念和精神面貌也有了较大转变。通过开展“五级示范抓引领”工程、实施“3+1”帮扶脱贫计划,特别是取暖补助、贫困大学生救助、养老医保等一系列普惠政策,雷营子村贫困户由2013年末接近全村的一半户数减少到现在的16户,计划到今年年末,全村实现全部脱贫。(记者 李震宇 孙伟 通讯员 尹秀峰)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电供暖
胡杨秋色
蒙古国商品在首届...
聚焦首届中蒙博览会
秋意浓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探秘大自然
醉美深秋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