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首府“名家传戏”传承“二人台”
内蒙古新闻网  15-11-10 12:57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戏曲专项扶持名单公布,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有限公司是自治区唯一上榜院团——首府“名家传戏”传承“二人台”

  “错步,错步不对……不是弓箭步,是蹲裆,要这样……停,眼神不能乱看,该看哪儿就看哪儿,不要飘……”在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的排练场内,团长段八旺正手把手地教导着徒弟,一举一动都要求有板有眼,丝毫也不能马虎。

  排练场内因为没有暖气,冷得让人发抖,小小的炉火虽然烧得正旺,但在偌大的场地内还是显得势单力薄。尽管环境不尽如人意,可剧团的演员们个个精神百倍,排练起来丝毫也不含糊。

  今年5月,文化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戏曲专项扶持工作的通知,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如此重大利好消息,戏曲演员们个个心怀振奋。“国家出台政策扶持戏曲发展,过去我们是花钱学戏,现在是国家出钱让新人学戏。对于喜欢戏曲的这些孩子们来说,真的是天大的好事。”段八旺欣慰地说。

  在此次公布的专项扶持名单中,地方戏曲类项目的申报主体为39个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有限公司是我区唯一榜上有名的院团。

  “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戏曲专项扶持工作中有一项“名家传戏——当代地方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2015年,文化部试点开展“名家传戏——当代地方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将在39个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中遴选出114名戏曲表演艺术家,采用“一带二”的形式,每位艺术家向2名学生传授2出折子戏。拟传授的折子戏须为能代表艺术家表演水准、对本剧种具有重要传承意义的经典折子戏。

  按照要求,每个申报主体可申报本单位3名戏曲表演艺术家(在职或离退休均可),艺术家所收学生不限于本单位。艺术家名单由文化部艺术司组织专家论证、遴选、公示后确定。授课工作须于2015年12月31日前完成并录制汇报演出光盘。文化部将给予艺术家授课和学生排练一定的资助费用。

  我区唯一有资格申报的就是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有限公司,宋振莲、段八旺、孙润元三位二人台老艺术家榜上有名,各带两名学生,分别传授《走西口》、《探病》、《花落花开》、《打金钱》、《闹元宵》、《卖碗》几部有名的二人台传统小戏。

  除了日常的演出排练,三位老艺术家每日投入大量精力用于传授。“二人台传承发展,离不开人。需要大师、需要中流砥柱,也需要新鲜血液。”段八旺带学生,一向严格,一番指点下来,已是满头大汗,他介绍说:“《打金钱》已经传承了六七代人,《花落花开》是新戏,也已传承了三代人,这次国家对人才培养有了保障机制,对二人台发展大有好处,青年演员成长条件更加优越,我们迎来了最好时期,要把精力放在传承发展经典剧目上,更要与当下的生活紧密相连,打磨新剧。”

  孙润元在一旁一遍又一遍的示范着《闹元宵》中的一个动作,反复了十几遍他依然不满意。“这块的节奏性强,不能光顾自己的动作,还要考虑伴奏打鼓的,脚步和音乐都不能乱。”孙润元演了一辈子二人台,这已是融入他生命和灵魂的挚爱。他告诉记者:“演戏必须讲究内心,光会动作会唱腔根本不行,没有内在的东西,动作再熟练也缺少灵魂。所以教学生最难的就在这儿。”

  “国家政策利好,接下来我们就要好好干了。”段八旺信心十足,“二人台既要传承,又要改革与发展,培养更多的年轻人热爱家乡本土文化,才有可能把家乡艺术上升到文化发展的领域。”

[责任编辑 张睿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电供暖
胡杨秋色
蒙古国商品在首届...
聚焦首届中蒙博览会
秋意浓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探秘大自然
醉美深秋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