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伊金霍洛旗“百姓讲堂”荣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内蒙古新闻网  15-11-10 16:59 打印本页 来源: 伊金霍洛新闻网  
 

  原标题:伊金霍洛旗“百姓讲堂” 讲到百姓的心坎上

  近日,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动员暨表彰基层先进宣讲集体和个人会上,伊金霍洛旗“百姓讲堂”被中央宣部表彰为全国“理论宣讲先进集体”,这是伊金霍洛旗宣传思想工作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仅此一家获此殊荣。

  近年来,在伊金霍洛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伊金霍洛旗宣讲工作以“百姓讲堂”建设为抓手,以党的创新理论、村支书座谈式宣讲、“惠民五送”主题宣讲以及新媒体“微宣讲”为主要内容,不断探寻打通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最后一公里”的好办法,努力把“百姓讲堂”建成党的有声阵地、百姓的大舞台和各族干部群众求学问道、涵养性情、教化心灵的殿堂。

  抓阵地、搭平台,哪里有老百姓哪里就有“百姓讲堂”。按照“九有”标准,建立起由旗中心讲堂到各镇、各部门、嘎查村(社区)和行业企业三级“百姓讲堂”建设网络。紧紧抓住社区广场人员聚集和各镇每月三次集市贸易的有利时机,把讲堂建在广场上、集市上,实现了哪里有老百姓哪里就有“百姓讲堂”;积极利用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开展微宣讲,实现了宣讲从网下搬到网上,从地面延伸到空中,从有声拓展到无声的无缝对接。

  抓队伍、强基础,不断夯实宣讲力量。以联合“大宣讲”等形式,把各镇各部门(行业、企业)的理论骨干吸收到宣讲队伍中来,形成了以“百姓讲堂”为平台,各部门、各行业轮流“唱戏”、主动服务的良好氛围;高度重视宣讲员的选拔培训工作,以才艺大比拼等形式,从大学生村官、“五老”人员和社会志愿者行业选拔400多名优秀人才进入宣讲员队伍,不断壮大宣讲力量。

  抓内容、活载体,不断满足老百姓多样化需求。村支书座谈式宣讲,以村支书宣讲多年来做农村牧区工作的亲身经历、经验,打开各机关单位了解基层和农牧民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的窗口,引导机关转职能、教育干部转作风,凝心聚力、提振信心,进一步筑牢全旗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惠民五送”主题宣讲,把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科技服务、文化卫生、就业创业等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捆绑打包送到田间地头、村头院落;以“周二干部”讲堂为抓手,全面推行“3436”工作法,把机关职能职责量化到各科室和责任人,完善干部定责、考责、履责机制,以干部讲、行业讲、专家讲、领导讲、支书讲等多种方式,加强横纵向交流学习,拓宽干部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搭建了干部成长成才的良好平台,解决了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顽疾;新媒体“微宣讲”,以“互联网+”的形式,在用好微博微信等“微”学习平台的基础上,新建乡土化、平民化、接地气的“百姓讲堂”学习平台,把丰富的“讲堂产品”推广、“销售”出去;创新理论大众化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成老百姓听得懂也愿意听的语言,把政策法规等编排成二人台、小品等文艺节目,让老百姓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陶冶情操、提升素质。

  抓制度、促长效,确保“百姓讲堂”建设常态化。成立全旗“百姓讲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讲堂”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不断探索理论大众化的好办法、好措施;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下发年度《“百姓讲堂”建设方案》,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奖惩考核制度,确保“百姓讲堂”建设常态化推进,不断取得新的更大进步。(高建刚)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电供暖
胡杨秋色
蒙古国商品在首届...
聚焦首届中蒙博览会
秋意浓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探秘大自然
醉美深秋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