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张波:下乡干部需要“六会”

张波在锡林浩特市白音锡勒牧场桃林塔拉分厂调研。通讯员 武向良 摄
张波:
自治区党委防范办副巡视员
自治区派驻锡盟调研督导组副组长
基层的干部要“和谐和睦合力”,“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也”。
随着“十个全覆盖”工程在全区广大农村牧区的蓬勃展开,数万名各级干部肩负着推动“三项重点工作”的任务,驻村入户开展工作。经过一段时期一线的深入,我体会下乡干部需要磨练“六会”的本领。
一要“会学习”。首先需要有强烈的学习意愿、学习意识,保持学习的状态。其次需掌握学习的渠道、学习的方法。再次需善于把握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认识规律。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以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再指导实践。
二要“会调研”。做好“三项重点工作”的调研督导工作,需要我们达到专业化、深入化、具体化。专业化就是小组的同志对三项工作都有了解但各有侧重,利于对单项工作进行深入研究,迅速形成工作能力,成为单项的专家,然后向“通家”努力。深入化就是调研中直面问题,不回避矛盾和薄弱环节,真正成为自治区党委“延长的眼”、“延伸的脚”。具体化就是要做到对各项工作底数清、情况明,对工作进度、难点、瓶颈胸中有数,各项措施、步骤、职责清晰明确,避免大而化之、笼而统之。
三要“会指导”。下乡工作接触到大量完整的第一手资料,要善于从中看到问题,仔细梳理、思考、分类。属于上级政策设计瑕疵、系统化、普遍性出现的问题,及时归纳上报;属于地方对上级政策文件、指示精神理解有偏差、不到位的,细心进行解释、澄清;属于基层工作不力、落实不当的,及时正面指出、提出建议要求;
四要“会总结”。 “十个全覆盖”工作没有前例可循,没有历史经验可资借鉴,必须不断实践摸索、不断归纳总结,然后以典型推动工作。我们要善于总结,善于发现基层干部与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善于把握方向、把握大局、把握趋势,不断总结、推广,再总结、再推广,达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五要“会协调”。“三项重点工作”特别是“十个全覆盖”工程,牵涉的部门行业众多,工作组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就是督促、协调,要始终突出当地各级组织的主体责任,切忌简单、生硬地判断是非,只要不厌其细、不厌其烦,一定能使大家同心同向、群策群力,圆满实现目标。六要“会相处”。与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生活,对于大多数下乡干部来说已经陌生了。干部们同农牧民一起组成了新的战斗集体,驻村干部之间、驻村干部与当地干部之间、干部与农牧民之间都需要相互的了解、相互的理解,达到相互的支持。(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