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振生:把靠山村当成自己的家

高振生(左一)在村民侯长玉家调研“十个全覆盖”工程完成情况。本报记者 胡日查 摄
高振生:
突泉县宣传部理论科科长
突泉县永安镇靠山村第一书记
“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带着这份感情去做帮扶工作,发展集体经济,改善村容村貌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来到兴安盟突泉县永安镇靠山村见到第一书记高振生时,他正在和工人们一起忙着协调村里的电网改造项目。看着汗流浃背的高书记,站在一旁的村民张富贵73岁的老母亲,眼中满是感激和心疼:“高书记从到我们这儿就开始忙调研、忙规划、忙协调……真是一天都没歇着。”
从背起行囊,走出机关,来到永安镇靠山村成为第一书记的那天起,高振生忙碌的身影就留在了靠山村的每个角落。每天吃住在村,挨家挨户的进行调研。高振生走到哪,他的民情日记就记到哪、便民联系卡就发到哪,帮扶工作的重要情况也都在他的“包村联户记事簿”中记了又记。
“只有摸准了情况,心里才有底,干工作才有目标和方向,常去老百姓家里坐坐,听听烦恼牢骚,出出主意点子,老百姓就会很暖很知足。”高振生笑着说,“组织派咱当第一书记,咱们就要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永安镇靠山村的黄土路狭窄坑洼,村民们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出行十分不便,自来水设施也因年久失修、早已损坏,村里百姓每天只能喝又苦又咸的井水。根据走访了解的情况,高振生和镇里村里的干部们一起协调了100多万元资金,与“十个全覆盖”工程同步进行,为村子落实了“民心路”、“放心水”两项“暖心工程”。
“全村92户村民告别了过去长期困扰的出行难、饮水难,高书记还协调了150万元资金,对村屯内的变压器进行增容、线路进行改造,建起了通讯数据塔站。”提到如今村子的变化,靠山村党委书记白旭波很是感激。
“小高”的努力迅速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吃过晚饭,靠山村的村民经常三三两两地来到“小高”的农家小院,找这位“第一书记”聊聊,他住的小院已经成了村民吐露心声的“接访室”。
经过与村支部调研探讨,高振生还确定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以规模化畜牧养殖及大规模种植榛子为龙头,延伸现有养羊产业链、发展榛子、庭院果树产业的发展思路。如今,高振生积极协调的养殖及榛子种植园区项目已初步达成意向。(记者胡日查见习记者高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