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十个全覆盖 > 下乡驻村干部的故事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下乡驻村干部的故事】高振生:把靠山村当成自己的家
 

  原标题:高振生:把靠山村当成自己的家

 高振生(左一)在村民侯长玉家调研“十个全覆盖”工程完成情况。本报记者  胡日查  摄

  高振生:

  突泉县宣传部理论科科长

  突泉县永安镇靠山村第一书记

  “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带着这份感情去做帮扶工作,发展集体经济,改善村容村貌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来到兴安盟突泉县永安镇靠山村见到第一书记高振生时,他正在和工人们一起忙着协调村里的电网改造项目。看着汗流浃背的高书记,站在一旁的村民张富贵73岁的老母亲,眼中满是感激和心疼:“高书记从到我们这儿就开始忙调研、忙规划、忙协调……真是一天都没歇着。”

  从背起行囊,走出机关,来到永安镇靠山村成为第一书记的那天起,高振生忙碌的身影就留在了靠山村的每个角落。每天吃住在村,挨家挨户的进行调研。高振生走到哪,他的民情日记就记到哪、便民联系卡就发到哪,帮扶工作的重要情况也都在他的“包村联户记事簿”中记了又记。

  “只有摸准了情况,心里才有底,干工作才有目标和方向,常去老百姓家里坐坐,听听烦恼牢骚,出出主意点子,老百姓就会很暖很知足。”高振生笑着说,“组织派咱当第一书记,咱们就要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永安镇靠山村的黄土路狭窄坑洼,村民们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出行十分不便,自来水设施也因年久失修、早已损坏,村里百姓每天只能喝又苦又咸的井水。根据走访了解的情况,高振生和镇里村里的干部们一起协调了100多万元资金,与“十个全覆盖”工程同步进行,为村子落实了“民心路”、“放心水”两项“暖心工程”。

  “全村92户村民告别了过去长期困扰的出行难、饮水难,高书记还协调了150万元资金,对村屯内的变压器进行增容、线路进行改造,建起了通讯数据塔站。”提到如今村子的变化,靠山村党委书记白旭波很是感激。

  “小高”的努力迅速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吃过晚饭,靠山村的村民经常三三两两地来到“小高”的农家小院,找这位“第一书记”聊聊,他住的小院已经成了村民吐露心声的“接访室”。

  经过与村支部调研探讨,高振生还确定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以规模化畜牧养殖及大规模种植榛子为龙头,延伸现有养羊产业链、发展榛子、庭院果树产业的发展思路。如今,高振生积极协调的养殖及榛子种植园区项目已初步达成意向。(记者胡日查见习记者高敏娜)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电供暖
胡杨秋色
蒙古国商品在首届...
聚焦首届中蒙博览会
秋意浓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探秘大自然
醉美深秋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