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伦贝尔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呼伦贝尔呼伦街道办事处棚户区改造进行时
内蒙古新闻网  15-11-12 09:59 打印本页 来源: 呼伦贝尔日报  
 

  为了能够让棚户区改造工作成为经得起群众检验的民生工程,呼伦街道办事处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创新工作方法,注重与各部门协调配合,严格落实各项政策。据悉,今年以来,呼伦街道棚户区改造项目主要包括:建设八至十八道街、建设二、三路、胜利四队、毛纺厂宿舍、酒厂宿舍、沿山路、呼伦一至四道街、109山上8个片区,面积约为6.2平方公里,预计惠及人口10000余人。

  “感谢政府能够出台这么好的政策,等搬到新家以后就再也不用为喝水、如厕和道路泥泞发愁了。”在建设十道街居住了近30年的程女士感叹道。建设十道街部分房屋属于上世纪日本遗留住宅,距今已近80年,区域内房屋老旧,交通不便,饮水、如厕困难,周边环境卫生脏乱差,是近年来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区域。在接到棚改任务后,街道党委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各项配套支持政策,全力支持配合行政审批工作,有序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顺利进行。据悉,截至目前,街道已有1402户签订了危旧房屋拆迁安置协议,现已全部安置到过渡房。

  由于棚户区居民中有许多低保户、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为确保这部分人能够享受到房屋改造带来的实惠,呼伦街道党委还建立了“一对一”责任制,动员党员志愿者,对有困难的居民进行“一对一”帮扶。临近初冬,这些特殊人群虽然离开了社区的管辖,但依然牵挂着居委会干部和党支部的心,他们生活的怎么样,带着这些挂念社区党支部与居委会干部近期走访了搬到过渡安置房的动迁居民家中,询问他们的困难以及需要社区帮助的事宜,共走访了80余户。家住建设十道街的曹金锁与儿子均为残疾人,是辖区的低保户,考虑到母子二人行动不便,今年九月,社区为他们分配了志愿者,帮助她们顺利搬迁到安置点内,保证了母子二人的正常生活。目前像曹金锁这样的残困群众,街道已成功帮扶20余户。社区干部们还会及时通过电话、网络、走访等方式按时对他们进行回访,了解他们困难,保证每户居民都能按时住上新房。
用群众工作方法解决群众问题,就是要把群众当朋友、当亲人,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问题,让党员干部的心和群众的心连在一起。协议签完,辖区居民成功安置到过渡房内,这并不意味着“一拍两散”,我们相信,在棚户区改造中,街道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还会一直运行下去,从而得到更多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张莹)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电供暖
胡杨秋色
蒙古国商品在首届...
聚焦首届中蒙博览会
秋意浓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探秘大自然
醉美深秋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