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确定工作原则和方法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不能盲目蛮干。我们密切结合各地的地形地貌、历史文化、生产生活实际,充分考虑各类建筑物的布局、造型、色彩等内容,制定了《通辽市农村牧区规划建设技术导则》,指导各旗县市区创造性开展工作,营造青山绿水,留住浓厚乡愁,避免农村不像农村、城市不像城市。比如,在山区,修建水泥路与砂石路相结合,充分考虑排水需要;在农区,对大院套合理划分种植、养殖和生活功能区;在牧区,妥善处理人畜分离和管理方便的关系;绿化是农村牧区生机活力的显现,也是整治一切“疑难杂症”的“灵丹妙药”,在农村牧区就是要留足绿化用地,房前屋后,见缝插绿;服务综合体建设,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则,整合利用现有设施,多功能使用,不搞贪大求洋、重复建设;院墙建设修齐补平,灵活运用砖墙、石墙、木围栏、绿篱等多种建设方式。
二是坚持产村融合发展,不能相互分离。我们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既注重提高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更注重将涉农牧产业项目与“十个全覆盖”工程统筹规划、组装推进,为农牧区发展积蓄后劲。对专业养殖村,集中建设养殖小区,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业;对特色种植村,组织引导农牧民发展庭院经济、设施农业等富民产业;对旅游发展条件好的嘎查村,扶持农牧民发展农家乐、牧家乐、采摘园等乡村休闲旅游项目,积极培育有特色、有市场、有前景的专业特色村,以工程建设惠民,以产业发展富民。
三是坚持多元筹措资金,不能铺张浪费。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需要大量资金保障,必须强化开源节流。我们积极整合支农支牧、美丽乡村等项目资金,千方百计调动社会资本,充分发动和引导农牧民自筹资金、主动参与,集中投向工程建设,实现集群效应。同时,对每一项工程都精打细算,认真算好经济账,优先选取本地建材和乡土树种,采取就地取材、集中采购等措施降低造价,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教育监督各级干部坚决杜绝花公家钱不心疼,打消“搂”的念头,切实加强对“十个全覆盖”工程资金监管,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
四是坚持充分发动群众,不能主体错位。在推进“十个全覆盖”过程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凡是工程推进快、成效好的嘎查村,都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嘎查村领导班子或能力出众的嘎查村带头人,能够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农牧民群众既是“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的实施者、参与者,又是直接受益者,必须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工程筹备中,逐户上门征集群众意见建议,把群众的想法融入规划设计;工程建设中,明确专人包联农牧户,下地头、上炕头,实打实、心贴心地与老百姓交流,说老百姓听懂的话,办老百姓想办的事,激励调动参与积极性,引导农牧民自愿参与、自主投入、自拆自建、自觉投工投劳。
五是坚持建设管理并重,不能建完事了。管理是巩固建设成果,确保各项设施持续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如果维修管护跟不上,不但建设成果将很快消失殆尽,甚至会对群众的信任支持造成颠覆性的破坏。我市正在研究制定《“十个全覆盖”工程管理指导意见》,各旗县结合实际制定操作性强的具体管理办法,同步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和嘎查村统筹管理、保洁员日常维护、农牧户门前三包“三位一体”管护机制,以严格规范的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秩序,以环境教育人塑造人,不断提升农牧民文明素质,实现相互促进、良性循环。(作者罗永纲系通辽市委书记)
【相关链接】新思路新亮点
去年以来,通辽市委、政府按照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将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从农村到牧区、从村屯到嘎查,拉开了一场改变落后面貌、改善农牧民生活水平的大会战。通辽市针对农村牧区面积大、少数民族人口多、嘎查村基础设施欠账多的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特色,坚持尊重群众意愿、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坚持体现地域特色、保留乡土气息,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举全市之力扎实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
为确保如期高质完成建设任务,通辽市委、政府将“十个全覆盖”工程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谋划和推进,聚焦工作重心、聚集人员力量、聚合财力资源,打响“十个全覆盖”攻坚战。科尔沁区在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中,早起步细规划,抓重点攻难点,上下联动、全面展开,让广大农牧民深深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切身感受到了工程实施给他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科左后旗在工程建设中深入挖掘蒙古民族文化内涵,充分利用蒙古民族文化符号,从整个村屯到每一个民居院落,从卫生室、便民连锁超市到文化广场、休闲公园,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民俗风情。科左中旗把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在改善农牧民生活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狠抓现代节水农业和肉牛产业,建成了40万亩玉米集中连片膜下滴灌项目区,带动全旗农牧民人均增收4000多元。开鲁县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与巩固基层党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县乡两级包联干部深入一线,沉下身子做群众工作,挽起袖子帮村民干活,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党员干部的群众意识增强了,对群众的感情加深了,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更加密切了。截至目前,通辽市已完成1644个行政嘎查村建设任务,48.8万户、156万农牧民从中受益,占全市农牧户农牧民总数的80%,农牧民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享得上的实惠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