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人物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人民的需要 就是我们的工作
 

  原标题: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

  刚到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挂职锻炼,晚饭后散步,不时看到一种树,高大挺拔而坚韧,问同行的一位当地干部,他说这是木麻黄,是抗风治沙的功臣、我们的老书记谷文昌当年带领群众种下的,言语间透露着浓浓的敬仰和自豪之情,足见当地干部对“谷公”的崇敬之情。

  由此,笔者来到谷文昌纪念馆,想近距离“拜见”这位已故34年的县委书记。在庄严肃穆的谷文昌雕像前,笔者为当地百姓流传至今的“先祭谷公、后祭祖宗”的习俗深深震撼,是什么让当地百姓将一位普通的县委书记,视为比自己祖宗还要重要的人,自发地纪念和缅怀了30余年?

  走进纪念馆,在大量影像和纪念展品中,笔者看到了一位在东山县工作14年(担任县委书记10年),带领群众战飞沙、建水库、筑海堤、建盐场,为后人留下不朽功绩的好干部。看着看着,笔者明白了,谷文昌虽然离开了,但他给东山人民留下许多实实在在的丰功伟绩,这些利国利民的事业给东山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东山人民由贫穷苦难变得富足幸福;他为人做事的风范已经成为一种精神力量,教育和鼓舞着这里的人民,用汗水和信念凝聚力量,用智慧和双手创造幸福。

  谷文昌作为一名共产党人,一名党的干部,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一心为民、正直无私,生动诠释了党员干部应该如何修身、如何用权、如何律己、如何做事、如何为人。谷文昌精神与“三严三实”要求高度契合、一脉相承,是“三严三实”要求的集中体现。笔者觉得,“创业之实”在谷文昌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也是当地群众如此敬仰和怀念他的最重要原因。

  “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到东山后,面对肆虐的风沙,他与县委一班人,先后8次组织干部群众筑堤拦沙、挑土压沙、植草固沙……但收效不大,后来发现木麻黄能防风固沙,经过多次失败和尝试,终于让木麻黄遍布东山的飞沙滩和秃头岭。没有这种真抓实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工作干劲,岂能降服“神仙都难治”的风沙之害?

  1959年,谷文昌顺应民意,决定在八尺门海峡修筑海堤,以促进海岛经济,解除群众舟楫之苦。但当时东山经济很不发达,修筑一条长堤谈何容易?面对他人的退堂鼓,谷文昌坚决地说:“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在他的带领下,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东山人民克服重重困难,高效、节省地建成长569米、宽7米的八尺门海堤,终于圆了一代又一代人孤岛变半岛的梦。

  联想到当前有些领导干部,好大喜功,一味追求速度和表面光鲜,搞出不少“形象工程”和“豆腐渣工程”,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不负责任,做出一些劳民伤财甚至祸害子孙的事情,不但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以这样的心态谋发展、干事业,老百姓是不会买账的,甚至会被人民所唾弃。

  从谷文昌身上,我们应该看到,只有真正为人民做好事、办实事,为民所想解民所忧,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才能创造出经得起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也才能真正地留在百姓心中。

  (作者系包头稀土高新区滨河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2015年3月到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挂职任副县长)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电供暖
胡杨秋色
蒙古国商品在首届...
聚焦首届中蒙博览会
秋意浓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探秘大自然
醉美深秋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