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不断深化向东开放,加快扩大向西开放,从而使中西部地区贴近内需市场、临近东盟、中亚、南亚、中东欧等贸易伙伴的地缘优势充分发挥,释放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同时,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有助于中西部地区深化改革、加快制度创新、全面提升开放水平,形成若干内陆开放性经济新高地。如何将本地区发展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当前各地发展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需强调和注意四个方面。
秉持主动作为的融入态度。以“优惠政策”和“重点项目”为驱动的对外开放,使得设立特区、争取政策、运营项目,成为一些地方政府习以为常的惯性思维,面对“一带一路”,一些地方仍旧眼睛向上看,寄希望于中央政府的政策和扶持;还有一些地方认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本省(区、市)不在规划内,以“新三样”(高铁、核电、航天科技)为代表的新型贸易内容也不是自身的强项,因此,对“一带一路”关注度不够,介入性不强。这两种思维对各地融入“一带一路”形成羁绊。事实上,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出现了一批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产业优势突出、要素集聚能力较强的城市群,如成渝、呼包鄂榆、哈长等。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这些地区有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战略性增长极。因此,面对“一带一路”,各地要认真研习,精准定位,集聚要素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奋发有为,积极融入。
构建多元联动的融入主体。“一带一路”建设中,要避免参与主体碎片化,重视政府、企业、专家智库和媒体等多主体的整合与联动。以国有企业为主,以基础建设为主的经济行为是我国目前对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进入的主要方式,然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经济行为,很容易被视为政治行为,特别是在经济效益并不显著的时候。而民营企业充满活力,对投资效果更加敏感,投入更具针对性,因此要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将其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没有思路就没有丝路”,各地融入在“一带一路”过程中,要重视发挥专家学者、智库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作用。媒体的宣传作用也是“一带一路”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找准切实可行的融入项目。中国城市和企业融入“一带一路”,首先要在“买卖”等务实的经济项目上做文章,这可以说是当前实践与理论界的基本共识。如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做好“买卖”?首先要摒弃两种错误思维:一是“有什么就卖什么”的惯性思维,一说东北就卖粮食,一说内蒙就卖羊肉……二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狭隘思维,如新疆举办亚欧博览会,仅新疆的企业参加,宁夏举办中阿博览会,仅宁夏企业参加,这样根本满足不了对象国多样化的需求。我们要树立“买世界,卖世界”的国际贸易观,要主动了解对象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与需求,也要打破地域限制,在务实经济项目上做好文章。其次,要顺应国际产业发展规律,即转移层次不断提升,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制造业向服务业、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移;服务业成为产业转移热点,旅游、金融、保险等专业服务是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丝路沿线省市区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提升本土特色产业的竞争力,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开拓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如文化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特别要重视开发旅游文化产业对本地区整体发展的“杠杆作用”。
打造优质美誉的融入品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很容易形成众多企业不分业绩、能力、背景“蜂拥”而出,统统喊着“一带一路”口号“攻城略地”的壮观。在这种红火热闹的表象下,一旦有企业出了问题,就会发生恶性连锁反应,导致当地政府和民众对中国企业,乃至“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满与排斥。因此,各地在参与、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一定要保持理性与冷静,要树立品牌意识,对参与企业进行识别管理,支持有能力、有品质的企业率先走出去,做大做强海外业务,同时也鼓励有意愿走出去的企业逐步提升能力、树立品牌,在综合考评的基础上拓展国际市场。 (作者赵俊华 单位:内蒙古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