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航,是乌市政协一名党员干部,自从被派驻到太本站镇建设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他每天都行走在街头巷尾的施工现场、深入到村民家中,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访贫问苦问需求,用脚步丈量民意、以真心换取真心。为了得到群众的信任,他还精心准备了四件“法宝”。
法宝1:加强基础建设
作为“第一书记”,于航来到建设村,总是有忙不完的事,对此,他表示:“既然驻了村,那就要担起这份责任,就要做出点贡献!”
刚到建设村不久,于航就发现,如今村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却很单一,村里没有专门的文体娱乐场所。农闲的时候,村民们除了看看电视,聚在一起聊天之外,就是打扑克牌、打麻将。现在,这一切都已经变了。
针对村民文化生活单一的问题,于航合理规划布局村办公楼,与相关部门协调,收集了5000多套有关农牧科技知识方面的书籍和音像制品,来充实草原书屋。村里的文体广场硬化完成后,于航还特意找人来教村民跳广场舞,为村民购买了统一的广场舞服装。如今,村民们可以在草原书屋里看书,在村文体广场跳广场舞,大大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法宝2:开展综合治理
“每天走在村里,我想的就是如何改变村民的生产生活和村容村貌。”于航说,以前村里的条件特别不好,大部分村民居住的都是土房,村容村貌不容乐观。
为了助力“十个全覆盖”建设,打造美丽洁净的乡村环境,来到建设村以后,于航带领村干部组织动员村民清理、绿化街路,修整院墙,鼓励村民拆旧建新。(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轰隆隆、轰隆隆……”在村民葛春家中,村干部姜子明正开着铲车帮助村民扒房子,见到记者,村民葛春说:“‘十个全覆盖’的政策真好,既能让我们住上宽敞的好房子,又能省钱,这个得支持!”自打村干部入户讲解“十个全覆盖”工程的相关政策后,葛春就特别支持这项工作。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除去盖新房需要花的钱不算,就是拆除旧土房,然后把垃圾运走至少得需要几千元,现在村干部给免费拆旧土房不说,村里还会给一定的补助,而且盖新房政府还要补贴一万多元钱,这么好的政策是为人民造福了。
为了做好拆旧建新工作,在于航的带领下,建设村将任务分解到每一名村干部头上,专门做老百姓的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村民们的态度渐渐由“不太同意”转变为“支持政府工作”,建设村的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
法宝3:访民情听民声
来到村里后,于航特别关注与农村有关的政策,还经常将这些新政策传递给相关干部,让村里相关干部能及时了解最新的政策,把政策同本村的实际结合起来,“如果我们自己都对政策不熟悉,那就没办法解答村民的疑问,村民凭啥相信你?”于航对记者说。
刚开始入户走访时,村民们都是一脸的不信任,而且村民对“十个全覆盖”大都是一知半解,协调工作特别难做。为了做好协调工作,于航大部分时间都在走访群众。526户村民,已走访了大半。走访中遇到的特殊困难群众,于航与村两委班子商议后都给出了帮扶措施。
村里的单亲妈妈翟玉华就是受益人之一,今年她的儿子刚刚考上大学,家中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家中的土房破旧不堪,已经成了危房。于航入户走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马上与村两委商议,最终村里决定免费为翟玉华一家盖一间砖瓦房。然而,面对资金紧张的状况,于航只好求助自己的“坚强后盾”——乌市政协。
他将翟玉华家中的情况向乌市政协反馈,并组织全体政协委员进行了捐款,筹集到4万元捐款后,联系工程队免费为翟玉华一家盖了一间60平方米的新房。“丈夫去世后,家庭的重担全都压在了我的身上,我一个妇女又没什么文化,要是没有于书记的帮助,我也住不上这么好的房子。”面对记者,翟玉华激动地说。
现在,经常有村民叫于航去家里吃饭,村民的热情让于航感慨万千:“大家这么信任我,我更要为他们多做点事儿,引导大家脱贫致富。”
法宝4:寻找增收途径
面对目前玉米低迷的市场行情,为帮助村民增收,于航在协助引导村里做好“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同时,打算带动村民发展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肉羊肉牛产业,动员政协委员捐助建设养猪小区,协调引导建设专业种植大棚……
太本站镇离吉林省白城市特别近,附近又没有搞大棚种植的农户,引进专业的大棚种植技术,不但能丰富村民的菜篮子,还能增加农民的收入。于航与村干部经过实地调研,目前已完成《专业种植大棚可研性报告》编制,准备明年开始实施。“而且现在已经找到了销路,不用担心种了菜卖不出去,该项目若能成功实施,每年将会为村民增收上万元的收入!”看到于航意气风发的状态、听到他对未来发展的规划,虽然会有困难和阻力,但相信,不久的将来,建设村一定会越来越好!
走出机关,进村入户,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倾听群众呼声,以实际行动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于航只是乌市众多驻村干部的一个缩影,他们怀揣着使命感和责任感,与群众同甘共苦,帮助村民办实事解难题,用实际行动向党组织和广大村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他们的赤诚之心和朴实之举是所有驻村干部的生动写照。也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干群连心”,才有了农村地区欣欣向荣地发展新貌。(记者 梁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