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乡村多净美——克旗全力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纪实
内蒙古新闻网  15-11-19 10:27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村里修了水泥路,建起了便民超市,吃上了自来水,20多户改造了危旧房。环境美了,村民富了,这一切都是‘十个全覆盖’工程带来的好处。”克旗新开地乡双山子村村民毛海玉深有感触地说。双山子村仅是克旗“十个全覆盖”工程的一个缩影。自工程实施以来,克旗广袤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脏乱差变成洁净美

  克旗2.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13个苏木乡镇(开发区)、128个嘎查村(居委会)、11个国有林场、1244个村民组(独贵龙)。由于村组、独贵龙点多、线长、面广,加之经济欠发达,许多农村牧区公共服务不健全。“十个全覆盖”工程为该旗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该旗以农牧民反映强烈的问题为突破口,尽快解决农村的脏乱差状况,推动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各帮扶部门和基层组织帮助农牧民想办法、出主意,开动脑筋,多谋致富门路,引导农牧民发展经济效益好的特色产业。一场“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打造亮点、以点穿线、以线扩面、整体推进”的“十个全覆盖”战役正在全面进行。

  如今的克旗,从苏木乡镇到嘎查村,到处是工地,到处是忙碌的人群,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而与此同时,一座座整洁亮丽的村庄也呈现在人们面前。

  干群一心其利断金

  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广大干部群众不辞辛苦、积极行动,彰显了团结一心谋发展的无穷力量。

  克旗环保局抽调20余名干部赴白音查干苏木哈登宝力格嘎查开展工作,协调联通公司投资16万元,为该嘎查5个独贵龙牧民解决了通讯难问题。投资3万元修缮了嘎查办公室,建便民连锁超市1个。为32户贫困牧民送去扶助资金9600元。动员牧民利用嘎查760亩饲料地种紫花苜蓿和谷草,发展草产业。

  克旗招商局干部莫津民自带行李伙食,在包扶的土城子镇十里铺村一住就是几个月。他组织群众平整广场、清理垃圾,帮助村里筹措资金20多万元,很快解决了村里危改缺材料问题。

  和顺营子组村民李新第一次面对镇里干部动员他拆草房时说,除非你们给5万块钱。镇干部根据李新家实际情况,不厌其烦地讲政策、讲机遇,最后老李终于同意了。

  浩来呼热苏木伊和诺日嘎查伊和诺日组牧民王俊家有两间四十多年前盖的破土房子,影响村容村貌。苏木和嘎查干部动员他拆掉土房时他根本“不买账”,于是就把他请到了相邻嘎查,看着规划整齐、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王俊主动扒掉了自家的破土房。

  惠及民生促进发展

  随着“十个全覆盖”工程在克旗的不断扎实推进,受益的百姓越来越多,美丽的乡村嘎查越来越多。如何让这越来越多的幸福和美丽持续下去,做到幸福全覆盖、腰包鼓起来?克旗把产业发展作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有力支撑,让工程“活”起来。加快构建“一村一策”、“一村一品”品牌化和特色化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增强农牧区发展活力。重点发展肉牛、肉羊养殖,鼓励发展肉鹅、獭兔等特色养殖,加快推进专业村、养殖小区等发展,着力打造肉牛、肉羊和特色养殖产业带。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牧场、股份合作、专业合作社等多元化、多类型经营主体,大力推广“羊联体”、“公司+合作社+养殖户”等经营模式,着力提高昭乌达肉羊、达里湖鱼、桦林山野菜、禾丰杂粮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品牌知名度。打造胡萝卜、马铃薯等优势农产品核心生产基地,进一步夯实全旗旅游名旗、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基础。另外,围绕世界地质公园等独特的草原民族文化,充分发挥“农家乐”、“牧家乐”、“林家乐”等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带动作用,以产业为支撑加快“十个全覆盖”进程,促进农牧业提质增效、农牧民增收致富,推动农牧业强起来、农牧民富起来、农牧区美起来。(驻站记者刘玉国)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流动羊群” 让贫...
卖了秋粮搞养殖
风电供暖
胡杨秋色
蒙古国商品在首届...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探秘大自然
牧草储备丰足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