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提醒!信用卡两年逾期6次不予贷款
内蒙古新闻网  15-11-19 12:32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晚报  
 

  中央国家机关住房资金管理中心最新发布,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申请贷款的,不再考虑近一年内是否提取过公积金,计算贷款额度时,最低额度也将上调20万。但同时明确:借款人信用卡逾期透支未还不予贷款。

  国管公积金新政首次明确信用卡逾期未还款等影响房贷情况。借款申请人及其配偶信用卡逾期透支未还的,不予受理贷款申请。贷款人申请贷款前两年内,夫妻任何一方逾期连续6期及以上的,不予贷款。新政从本月12日起已执行。

  国管公积金最低贷款额提高20万

  新政加大了公积金贷款的支持力度。其中规定,职工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申请贷款的,不再考虑近一年内是否提取过住房公积金,计算贷款额度时,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不足7万元均按照7万元计算。此前在今年3月,国管公积金的贷款政策曾放松过一次,将原规定的个人账户余额不足2万元按照2万元计算,调整为个人账户余额不足5万元按照5万元计算。不过前提是借款申请人购买首套自住住房,且贷款受理前一年之内未提取住房公积金。而此次国管公积金取消了是否提取公积金的限制,而且最低计算余额也从5万元上调至7万元。

  国管公积金缴存职工购买普通商品房时,其能够在国管公积金中心贷款的额度,与其账户余额有直接关系。一人申请时,审批的贷款额度一般为账户余额的10倍。由于之前的余额划定线为5万元,最低可贷50万元,此次调增后贷款最低额度将增加至70万元。

  信用卡逾期未还款等是否影响申请房贷?

  此次国管公积金的新政中予以了明确。中央国家机关住房资金管理中心表示,此次国管公积金完善了征信记录使用标准。借款申请人及其配偶有尚未偿还的逾期贷款,或有贷记卡、准贷记卡逾期透支未还的,不予受理贷款申请。

  借款申请人及其配偶在申请贷款前两年内,其他贷款(不含助学贷款)逾期连续达到3至5期的,其贷款最高额度在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公布的贷款最高额度基础上下调20%。借款申请人及其配偶在申请贷款前两年内,其他贷款(不含助学贷款)逾期连续6期及以上的,不予贷款。北京市管公积金中心介绍,市管公积金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另外,市管公积金贷款额度确定,主要与申请人的家庭月收入、公积金缴存额、贷款年限等有关,与账户余额没有直接关系。

  同时,新政中规定,职工首次贷款结清后,即可再次申请使用贷款。这项政策的放宽在今年6月就已经实现,之前则须结清贷款满5年。不过此次新政最新提出,第三次及以后再申请使用贷款的,需上一次贷款结清满5年。这在之前的政策中并未提及。此外,国管公积金此次规定,外地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北京市户籍的中央单位职工,在北京市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可申请使用贷款。

  中央国家机关住房资金管理中心表示,职工购买政策性住房和第二套住房的,仍执行原规定。

  国管公积金还表示,将优化贷款服务措施。借款申请人及其配偶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达到上限的,不再提供工作情况证明。职工还可关注中央国家机关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提前预约贷款办理时间。

[责任编辑 张睿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流动羊群” 让贫...
卖了秋粮搞养殖
风电供暖
胡杨秋色
蒙古国商品在首届...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探秘大自然
牧草储备丰足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