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玉泉区小黑河镇密密板村合作社的蔬菜大棚里听到了几位村民的对话。见记者来村里采访,几位村民争先恐后地说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给村里带来的变化。“现在村里的环境好了,我们的心情也跟着好了。当农民挺好,我就不愿意放下手中的锄头,犁地、种田是我的拿手活儿。”说此话的是密密板村土生土长的村民赵柱柱。为了让记者更加了解“十个全覆盖”工程给他们一家人带来的实惠,他热情地邀请记者去他家做客。“如今我们家通电、通水,还有户户通,看电视、听广播都不成问题。看这生活可比你们城里人舒服得多,你家的楼房一定没有我们家的院子大!”赵柱柱笑着说。
来到赵柱柱家,鲜艳的大红门喜庆又耀眼,崭新的院门前就是一条通往村外的水泥路。“我今年47岁,打小生长在小黑河镇密密板村,自从‘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我们村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就拿打工这事来讲,前四五年我们一家三口在农闲时都愿意到城里打工,因为城里‘营生’多,也能挣上钱。现如今咱村里有合作社、企业,在家门前就能打上工,挣上钱,这就是我要的幸福生活!”赵柱柱欣慰地说。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农民外出务工人员大量增加。与此同时,玉泉区不少农民的收入来源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传统的种养收入为主向外出务工收入为主转变,非农业收入取代农业收入成为收入的主要来源,货币收入取代实物收入成为收入的主要形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密密板村现有耕地2300多亩,人均耕地5亩,村民靠土地年收入为2700元。在外打工人员有220余人,占到全村青壮年劳力的80%以上。外出务工年收入人均达到两万元左右,务工收入已经成为许多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从今年开始,该村村委会又与城发农副产品物流园签订了用工协议,优先录用本村村民,一方面有效地解决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对于吸引外出务工村民回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密密板村有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自从‘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村里条件好了,水、电、路都通了,不少人都纷纷返乡创业,利用现有的好条件谋划新发展。”驻村“第一书记”刘勇说,“我们将继续着力拓宽和创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带领全村村民致富是整个村子的重头戏。目前,密密板村成立农业合作社4个,牧场两个,新建蔬菜大棚500亩。驻村企事业单位有城发农副产品物流园区、武警交通九支队一大队、自治区水利厅防汛抢险救灾大队和呼和浩特市润之田农业合作社4家。通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为‘十个全覆盖’工程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