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引领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新理念
 

  引领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新理念

金民卿 周俊胜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全新理念: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中国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战略谋划,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充分体现。我们要充分认识这场深刻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全面领会这种全新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

  创新发展: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核心动力

  “中国经济的前景十分光明。”这是习近平同志访英前夕向世界发出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自信强音,这背后的坚实基础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稳中向好的发展速度,就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赢GDP增速的发展质感,就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魅力。“十三五”期间,中国的创新、创业“黄金时期”已经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将步入从量变到质变、从产业规划到发挥市场力量推动的崭新阶段。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确立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使之不仅成为“十三五”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驱动因素,更将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科学发展的根本支撑和关键动力,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就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创新发展理念突出地关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通过创新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过程,实现新需求和新供给的平衡,释放发展新动力。二是解决发展空间问题,通过“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网络强国战略,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发展分享经济。三是解决发展体制问题,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通过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

  协调发展:破解“三期叠加”时代矛盾的整体战略

  当前,中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发展机遇期,但是也处于“三期叠加”的历史阶段,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相互叠加,使得中国发展的战略布局正面临着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成为必然。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在战略和策略上把握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强化薄弱中增强发展后劲。协调发展理念突出地蕴含着三个方面的新意:一是协调发展的领域更加宽广。从传统的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三个方面,扩展到新的维度: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二是协调发展的内涵更加深刻。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把“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统一,作为各领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如,对于区域协调发展,突出强调在资源环境可承载能力的许可前提。三是协调发展的导向更加精准。紧紧围绕目的导向和问题导向提出解决思路,实现精准分析、精准对接、精准解决。如:围绕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提出城乡协调发展一体化机制的建设;围绕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围绕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结合强调发展的整体性。协调发展新理念,从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旨在把握转型升级的历史关节点,弥补发展短板和薄弱环节,从中拓宽发展空间、寻求发展后劲,实现中国全方位的均衡协调发展的“新常态”。

  绿色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道路格局

  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上,习近平指出:“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2013年9月,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中指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五中全会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指明了行动路线图,向世界做出坚持绿色发展的庄严承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的高度,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瞄准人类和平永续发展的目标,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在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中心理念。一是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担当的全球责任。绿色发展理念,关乎人类发展命运,关乎全球生态安全。作为全球大国,我们主动提出强有力的措施,投入到绿色发展行列,为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体现了大国风范和天下为家的理念。二是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民生情怀。把绿色发展理念作为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让经济增长让渡于人民福祉,把金山银山让渡于绿水青山,体现出民生改善为先、人民利益至上的理念。三是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保护生态文明的行动决心。把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民族永续发展作为关键目标,实施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体现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如“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国土绿化行动”“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等等,这些环保管理体制方面的重大改革,将有助于克服对环保执法的干扰,摆脱地方保护主义,释放出更严格环保政策的积极信号。

  开放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视野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论断,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时代特征而提出的新论断、新目标。五中全会提出的开放发展理念,是打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理念和根本需求,是建设共谋稳定、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的可靠保障和战略依托。这个理念就是要坚持互利共赢、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通过深度融入竞争、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建设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一是强调战略目标和国际责任的辩证统一。明确了开放战略目标:开放型经济、利益共同体、制度性话语权。我们不仅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而且要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主动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二是强调内外联动和东西双向的合作模式。推动陆海内外联动,实现东西双向开放。培育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为“中国制造”赢得美誉度和全球影响力。必将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三是强调体制构建和战略格局的互相推动。中国需要以更开放的视野,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和国际限制,刺激生产要素跨空间的流动和配置,形成全方位的主动对外开放格局。积极探索对外经济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兼顾近期和远期,注重法律和规则建设,依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通过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促使中国对外开放迈向新层次、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共享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原则的目标关切

  “不断增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这是坚持共同富裕、共享发展的最好诠释,就是要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五中全会把共享发展理念、包容的制度设计,以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加以固定,从而实现经济长期持久健康发展,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体现出我们党的战略眼光和对“共同富裕”的坚定追求。一是体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终极关怀。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围绕着“人的发展”,激发“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能动性,实现共同富裕,不断满足人的各项需求。二是体现了“自由、平等、公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注重机会公平,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强调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实现全民保险保障制度。三是抓准了民生改善、人民利益的关键内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并逐步免除学杂费、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内容,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要害。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改变计划生育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等等,都是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改变,必将让老百姓的期待变为现实,进而转化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中国发展新理念”,强调了永续发展、绿色发展、和平发展和共同发展的和谐统一,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崭新发展观。这些新的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制高点,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视野,所形成的关于发展的新思想、新论断,不仅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战略和新的发展境界,而且为世界各国发展带来中国理念和中国智慧,必将以更加辉煌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坚定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通“断头路”
娶亲马队浩浩荡荡
初冬享暖阳
外教传技到达茂
快速路上建设公交...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雪趣
创客走进乡村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