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24日透露,内蒙古畜牧业“十二五”期间再续辉煌,牲畜存栏逐年增加,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目前生产加工的牛奶85%销往全国各地,在京津地区销售的优质牛羊肉有54%都来自内蒙古。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内蒙古畜牧业产值占到第一产业比重的45%左右。牛奶、羊肉、绒毛产量持续保持全国排名1位,牛肉产量全国排名第3位。具备每年稳定向区外调出500万吨牛奶、150万吨肉类的输出能力。
数据显示,内蒙古2015年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1.36亿头(只),较2010年增加2787万头(只),增长25.8%,预计肉类产量达到258万吨,较2010年增长5.3%。其中牛肉产量增加4.8万吨,增长8.8%,羊肉产量增加5.6万吨,增长6.2%。
此外,牛羊产品的质量也和效益也在提高。“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对牧区牧民购买种公羊、使用肉牛良种冻精和饲养肉牛基础母牛实施“三项补贴”政策,共累计落实补贴资金6.34亿元,惠及108万牧户。通过品种改良等措施,与“十一五”期末比较,每只羊至少为牧民增加收入150元左右。改良牛犊比土种牛犊多收益2000至3000元。
据介绍,“十二五”以来,内蒙古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规模养殖水平显著提升。目前,各类家庭牧场已发展到3.5万个,参与家庭牧场经营户达到5万户,占到牧户总数的11%。预计今年末,全区肉羊年出栏100只以上规模养殖水平达到67.9%,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特别是奶牛存栏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水平达到80.5%,比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时的7%提高了11倍之多。
目前,内蒙古优势基地牛奶、牛肉、羊肉已经占到全区总产量的89%、72%和83%。优质羊绒产量占到全区总量的39%;全区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达到111处、牲畜总量达到2200万头(只),其中肉羊占到85%以上。(记者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