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乌海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乌海:保障性安居工程暖民心
内蒙古新闻网  15-11-26 11:04 打印本页 来源: 乌海日报  
 

  从教子沟矿区搬迁到乌达区安居社区后,王开凤脸上有了笑容。

  以前在矿区,因为老伴儿身体不好,身边需要人照顾,王开凤从不出门,也不参加社区活动。“搬到楼房后,我才每天傍晚出去转转,有什么困难,就找社区说说。”王开凤说,“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生活有了底气、有了尊严。”在教子沟矿区的时候,王开凤一家人居住在自建的土房里,生活十分困难。

  “我们原来住的土房也就20平方米,仅一间房,也没收拾,一进去黑洞洞的,个子高的人进我家都碰头,生活条件很差。”王开凤说。

  因为生活困难,家里又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2004年,社区根据王开凤的情况,为她家申请了低保。

  “现在每月能领700多块钱。”王开凤说,“我很知足,社区也很照顾我们,工作人员过年过节还来看望,还有取暖补贴、燃气补贴、菜补啥的,能解决不少生活困难。”王开凤说:“刚拆迁那会儿,看着周围的人一家一家都搬到了城区,我心想,像我们家这种情况,没啥积蓄,可能一辈子都要住在那间小土房子里了。”如今,王开凤的楼房梦随着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特别是棚户区搬迁改造工程的实施而成为现实,她终于享受到了和城里人一样的舒适生活。

  2007年,我市开始棚户区搬迁改造,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程涉及人数超过城市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为扎实推进工程建设,我市牢牢把握“建得好、拆得掉、分得好、住得稳”四个环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多种方式建设安置房,让保障性安居工程真正成为改善百姓生活的民心工程。

  自保障性安居工程启动以来,全市累计完成投资近200亿元,实施了包括煤矿棚户区改造在内的9大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近10万套,超过5万户居民搬入新居。目前,全市煤矿棚户区搬迁改造一期工程基本完成,二期工程已于2014年开工建设,棚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走在了自治区的前列。

  我市的棚改绝不仅仅是盖房子。如今,走入任何一个棚户区居民搬迁安置区,都不难发现,这里的基础设施配置远远高于旧城区内的普通社区。几年来,全市累计为各类棚户区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资近50亿元,配套建设城市道路、桥梁,铺设供水、供热、供气、排水管网680公里,新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21所,改扩建医院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4个,新建和改扩建休闲广场和公园9处。

  安置区内每个社区出入口300米内便设有公交站,500米内有公共绿地。为了方便孩子入学,政府在海勃湾棚户区搬迁安置区内建设了依林幼儿园和依林小学。乌达煤矿棚户区搬迁改造项目的爱民佳苑社区还因高达36%的绿化率和具备较为完善的社区综合服务功能,获得了2012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快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9890套,基本建成7048套,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300户。

  随着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居民将告别低矮破旧的平房,奔向幸福美满的新生活。(记者刘春霞)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通“断头路”
娶亲马队浩浩荡荡
初冬享暖阳
外教传技到达茂
快速路上建设公交...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雪趣
创客走进乡村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