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乌兰察布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大山里播种“爱”的人
内蒙古新闻网  15-11-26 11:09 打印本页 来源: 乌兰察布日报  
 

  在兴和县最南边大山深处的店子镇寄宿制小学,有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园丁,他们用辛勤和爱心传递着爱的能量,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传道授业解惑;他们无怨无悔地坚守,成就了山里娃走出大山的勇气,也为偏远山区教育事业增添了一笔温暖的人文色彩,他们是值得敬佩的乡村教师。

  近日,笔者来到店子镇寄宿制小学。校园里孩子们正在操场上玩耍,办公室的老师们忙着批改作业、备课……

  在店子村,提到有35年教龄的老师杨文品,无人不晓。今年55岁的杨老师说起35年前的决定,仍然坚定地说出“不后悔”三个字。35年前,杨文品可算是店子镇十里八村的“秀才”,当时有文化的人不多,杨文品又写得一手好字,许多人劝他别在这山沟沟里待了,外面世界天地更宽。然而,杨文品却说:“我走了,谁来教这些娃娃?”春去秋来,凭着信念,杨老师开启了无数蒙童的心智,送走了一批批学生,有的村民家三代人都是杨文品的学生,大家为有这样的好老师而骄傲。如今,杨老师的学生有的走出了大山,在市里县里工作,一提到心里最敬重的人,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说出了杨老师的名字。一说起教书育人,杨文品老师有许多打算:“我们这里虽是偏僻山村,但有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关心,给我们送来资金、电脑、桌椅,对我们是极大鼓励,所以教好书、育好人,让娃娃们走出大山闯出一片天就是我们的最大愿望。”

  由于学风好,店子镇寄宿制小学培养出一批批优秀学子。有的大学、中专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有的正在读大学、高中、初中……

  目前,店子镇寄宿制小学有34个编制内老师,2个聘用老师,今年9月刚刚到该校的张宾、张彩新是自愿报名来支教的老师,他们说:“支教是为了用知识帮助孩子们。”张宾是县城人,每到周末,需要花2个多小时坐班车回家,虽然辛苦,但他收获了一份踏实的校园情。

  老教师郭茂、郭巨禄、李英等,论年龄,50多岁,论教龄,30多年,但他们仍然战斗在教学笫一线,认真参加课改、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时时事事起模范带头作用。

  翟礼、宋建宝、西拉图、张建霞,这些年轻教师是前几年通过考试分配到该校任教的,几年来他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他们认真备课、钻研教材,琢磨教法和学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在他们已经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有的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有的已经是党员。语文老师翟礼说,“上课时我是老师,但下课后我是学生的朋友,工作中鞭策自己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各方面知识,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店子镇寄宿制小学全体教师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求实创新的精神去迎接新的挑战。进一步完善和谐的育人环境,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以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学生素质优良化,用智慧培育优质,用实力再铸辉煌,为山区的教育发展作出新的贡献。(通讯员吕铎)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通“断头路”
娶亲马队浩浩荡荡
初冬享暖阳
外教传技到达茂
快速路上建设公交...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雪趣
创客走进乡村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