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赛罕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从传统的思维中跳出来,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方法,用发生在百姓身边的事,采取群众看得懂、记得住的形式向广大公民宣传普及法律知识,使群众真正感觉到“法在身边,与法同行”。
据了解,为确保“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序开展,赛罕区紧紧围绕法治赛罕、平安赛罕建设工作目标,以改革和创新推动赛罕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大发展,全力打造“五位一体”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平台,进一步深化“法律六进”工作,积极推进依法治市进程,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有了全新的、纵深的发展。
“让法律进机关、进单位、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在全社会形成普法氛围。”赛罕区司法局副局长张俊梅告诉记者,“六五”普法以来,赛罕区在全区范围内持续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全方位地传播法治精神。根据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等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员构成的实际,分专题、有侧重地进行法治宣传教育。
为深化“法律进机关”工作,赛罕区完善了党委(组)中心组学法、公务员学法讲座、干部轮训学法、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增强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守法的意识,提高了各项事业法治化管理水平。
为深化“法律进乡村”活动,赛罕区把法治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开辟学法专栏,结合实际向农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健全充满活力的农民自治新机制,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化新农村建设全面发展。
为深化“法律进社区”活动,赛罕区组建了专兼职人员相结合的法治宣传教育队伍,聘请大学生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法律服务,建立了社区“法务室”。
为深化“法律进学校”活动,“六五”普法开展以来,赛罕区组织了普法讲师团成员,定期深入到各中小学讲法治课,引导青少年树立法治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为深化“法律进企业”,赛罕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特别加强了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社会保障、民主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教育,通过举办劳动保障法律知识培训班等形式,普及法律,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提高企业依法经营和管理水平。
为深化“法律进单位”活动,赛罕区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管理和服务全过程,积极引导单位职工开展学法用法活动,定期组织职工参加法律知识培训、轮训,增强了职工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依法承担责任的意识。
“六五”普法以来,赛罕区在各级媒体发表150多篇文章,大力宣传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同时赛罕区司法局还开通了“148”法律服务热线,为广大居民提供了优质的法律服务。
在深入开展普法活动的过程中,赛罕区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组织开展了“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诚信守法企业、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活动中还将矛盾纠纷排查、预防群体性上访等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扎实推进依法治区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为进一步加大普法工作的力度,下一步,赛罕区还将积极筹划法治文化广场建设,打造赛罕区法治图书阅览站和建设法治宣传长廊,与此同时,赛罕区还将依托道德讲堂、党建基地、社区学校、草原书屋等场所,建设33个独具特色的普法学法大讲堂。”张俊梅告诉记者,赛罕区将整合全社会力量,部门联动,充分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实现普法工作效能的最大化。做到普法工作与调解工作相结合,发挥“调解一起,教育一片”的作用;与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相结合,发挥“帮教一人,感召一片”的作用;与法律服务工作相结合,发挥“服务一案,温暖一片”的作用;与司法工作相结合,发挥“办案一件,警醒一片”的作用,共同推进了赛罕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记者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