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鄂尔多斯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铜川镇“八进农户”深化新农村建设
内蒙古新闻网  15-11-27 15:56 打印本页 来源: 鄂尔多斯日报  
 

  近期,东胜区铜川镇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加快发展”学习讨论活动为契机,以新型农民教育活动为抓手,在全镇深入开展“八进农户”活动,不断把新农村建设向深入推进。

  一是传统美德进农户。开展“爱心献老人”、“好媳妇”、“好婆婆”、“五好家庭”等系列评比活动,弘扬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传统家庭美德,培育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增强广大群众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营造乡村和谐的大环境。

  二是文明新风进农户。把引导农民树立新村风、改陋习、知荣明耻作为新农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教育村民当文明人、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培育文明乡风。按照“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乔迁省办、破除迷信、禁止赌博”的要求,开展各种移风易俗活动,抵制各种歪风邪气,弘扬社会正气。

  三是科技知识进农户。在全镇农民群众中开展“学科技、增本领”活动,根据农户种植需求,适时邀请农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组织科技人员下村入户,手把手地向农民传技术;组织开展务工技能培训,使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基本掌握一至两门农业技术或务工技能。今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8期1200人次。

  四是普法教育进农户。结合创建“平安村”、“平安和谐家庭”,村“两委”换届等工作,狠抓薄弱环节,扎实推进农村民主与法制建设。组织村民学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法》等法律法规;同时将《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的宣传纳入农村普法规划,不断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五是先进文化进农户。投资4万余元为6个村配设了音响设备;组织专业人员给农民教唱先进歌曲;将有文化志趣的农民组成村民文艺队,业余自编自演一些内容丰富、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文化节目,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惠农政策,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寓教于乐,让群众在劳作之余享受愉悦的精神生活。

  六是婚育新风进农户。积极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和“新农村新家庭”评选活动,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婚育观,形成“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新观念,破除“养儿防老”的旧观念,引导科学婚育新风尚。

  七是生态文明进农户。以增绿色、治污染、整脏乱为重点,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投资89万余元,铺设通村水泥路6.8公里;投资16万余元,新建垃圾池26个;争取资金解决了3000余人的饮水困难;从搞好农户庭院卫生、整治乡村公共场所卫生入手,以整治村口、路口、门口为重点,引导农民自觉改变脏乱差的生活习惯,促使村容村貌根本改观。

  八是结对帮扶进农户。结合“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组织86名乡村干部深入全镇农户进行调查摸底,对存在家庭不和睦、不孝敬老人、搞封建迷信活动等现象的家庭逐户进行登记,摸清底数、掌握情况。帮助当事人寻找问题根源,对症下药,转变观念,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杨桂丽)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通“断头路”
娶亲马队浩浩荡荡
初冬享暖阳
外教传技到达茂
快速路上建设公交...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雪趣
创客走进乡村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