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就通往全面小康的幸福之路 “十个全覆盖”工程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姜伯彦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立足之本,是我们党最大的执政主题和价值追求。自治区党委实施的“十个全覆盖”工程为农牧区铺就了一条通往全面小康的幸福之路,彰显出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生动的现实意义。
一.消除贫困、激活市场的科学之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惠民之路——“十个全覆盖”工程蕴涵的重大理论价值
(一)发掘经济内生动力的利器。自治区党委王君书记深刻指出:“‘十个全覆盖’工程统筹兼顾了当前和长远,充分考虑了需求和可能。”这充分解决了小农小牧生产与农牧业现代化不相适应,专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程度较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的关键问题和现实需求,充分释放了农牧区经济发展潜能,拉动农牧业、能源、文化、社保等产业事业协调发展。
(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利器。“十个全覆盖”工程是围绕农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展开的,致力于补齐公共服务“短板”,解决了市场经济中最需要慎重权衡的平等和效率关系问题,弥补了“我们无法按市场效率生产出馅饼之后又完全平等地进行分享”之市场缺陷。
(三)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利器。“繁荣过程自身就有可能成为饥荒的诱因”,在城市经济发展高歌猛进的同时,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既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精准方法,更是共享发展成果的迫切呼唤,“三农三牧”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完善更新、农牧业经济结构得以战略性调整、农牧民综合生产能力得以全面提高,促进城乡在保持各自特点和优点基础上实现良性互动与统筹发展。
(四)保障边疆长治久安的利器。我区是农牧业大区,农牧业兴则百业兴,农牧业稳则全局稳。“十个全覆盖”充分保障农牧民群众从劳动者到消费者再到享有者的权利和权益,充分满足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依的愿望和需求,充分体现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建设家园、共筑中国梦的能力和毅力,为我区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提供重要支撑。
(五)重塑农牧区人文精神的利器。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制约农牧区整体发展的重要因素,重塑人文精神具有强烈的政治性。中国古代围绕“囤田”“盐铁”“义利”等现实问题“开仓放赈”“赈济灾民”,但人的主体作用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十个全覆盖”秉承“以人为本”,实施理念、规划设计、项目统筹安排深入到农牧区群众文化属性、心理特质、风俗习惯中,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独特田园风光的新村新貌,是涵育乡风文明、重塑人文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的发展之路,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的繁荣之路——“十个全覆盖”工程彰显的生动现实意义
(一)增强造血功能促发展。“十个全覆盖”工程通过提供基础设施条件、政策性鼓励和防护性保障,将生产、融资、流通融入农牧区产业,提升了农牧民生产能力和市场参与机会,从工程建设、自主创业、技能培训、特色旅游等多渠道实现就业,将农牧民链接入市场,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能动性转换。
(二)完善社会治理促发展。“十个全覆盖”工程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社会治理过程,强调政府、社会组织、社区、企业、农牧民家庭等多元主体在工程建设中的参与、合作、分享与监督,在公开、法治和民主机制下实现资金、项目、资源与需求的有效对接。特别是治理过程凸显了“一村一规划、一户一张图”,塑造出具有鲜明个性魅力的农牧人家和嘎查村庄,达到了治理与文明同步、规矩与效率同行的良性循环,凝聚起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部门联动的强大合力。
(三)夯实干部队伍促发展。“十个全覆盖”工程是基层落实“四个全面”的重要抓手,是衡量各级领导班子是否意志坚定、贯彻有力的重要标尺,也是检验干部作风和执行能力的试金石,更是密切联系群众、扎根基层服务的重要途径。各级基层党员干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深入践行“三严三实”,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得以巩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干群关系日渐融洽,对农牧区的“年终关怀”变为“终年关怀”。
(四)回归青山绿水促发展。“绿色”是内蒙古的一张特色名片。生态资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生态资本的可利用性,也是导致农牧区经济贫困和社会落后的原因。“十个全覆盖”在生态、人力、物质、社会各资本要素的良性互动过程中推进产业发展、生态治理、环境保护,致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人们生活方式,为农牧区留住了乡愁乡韵、留住了民俗特色、留住了青山绿水。(作者为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