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网上购物赊账消费也流行
内蒙古新闻网  15-12-02 15:51 打印本页 来源: 鄂尔多斯晚报  
 

  市民周女士在“双十一”时使用某电商给予的消费额度,在网店上提前买到了自己心仪的一款手机。“本来是想等到过年再买,但既然给了我透支额度,那就先用着,还可以分期免息付款。”周女士称,“我感觉就像免费办理了一张虚拟信用卡,买东西很方便,还款也跟一般的信用卡差不多。”

  京东“白条”、支付宝“蚂蚁花呗”……“赊账消费”近期又成了电商“暗战”的主力市场。据了解,目前网络“赊账消费”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和信用卡一样,消费的时候不用花钱,然后到下个月的某一天一次性付清,如果逾期,利息就要按照金额的0.05%按日收取。还有一种方式是在30天内免息还款,余下的分期还款,分为3期还的话,就不需要支付利息;如果分成3期以上,每期收取0.5%的利息。这两种方式的利率与信用卡相比,基本只有一半。

  “先消费,后付款”“信用好,打白条”的字样不断刺激眼球,令不少市民开始使用网络“赊账消费”的方式购物。

  “我是在今年年初知道有这项服务的,当时觉得很新鲜,就用了几次,感觉还不错。”市民蔡女士称,有时候选择“赊账”消费并不是因为缺钱,而是支付账号上刚好没钱,好多促销、折扣就错过了。各网络电商推出的消费授信,正在成为银行消费信贷之外的新选择。“相比传统的银行信用卡申请等,网络消费授信的申请更简单,授信额度也比较合适,主要是与自己的网购资金需求等联系起来,感觉像是‘专款专用’,更方便。”市民周先生表示。而对于容易冲动消费的“剁手族”而言,对网络“赊账消费”则是既爱又恨。“碰到手头紧张的时候这个功能确实很好,但是又担心自己控制不住消费太多!”网购达人孙女士表示。

  在银行工作的张先生表示,无论是何种赊账消费方式,“借”来的钱最后肯定是要还的。否则,除了罚息,个人征信上也会留下污点。除了及时还款,还必须警惕有人利用网络消费授信套现。据媒体报道,一些人动起了歪脑筋,利用QQ群等渠道“开拓业务”,引导买家通过虚构交易的方式套现。更有不法分子打着套现的旗号,设局欺诈消费者。张先生提醒,如果市民参与“套现”也会影响自身的网络征信记录,随着网络信用体系在金融、社交、商业的广泛应用,最终会对买家造成不良影响。(记者刘珂)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通“断头路”
娶亲马队浩浩荡荡
初冬享暖阳
外教传技到达茂
快速路上建设公交...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雪趣
创客走进乡村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