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上自来水,通了柏油路;窗明几净、村容整洁、农民增收……近年来,内蒙古赤峰市大力推进“水、电、路、视、房;文、教、卫、保、商”十个全覆盖工程,让农牧民受益,让新农村更美。“十个全覆盖”带来了哪些变化?如何在体制机制上保障长效推进?又有哪些瓶颈和难点亟待突破?记者展开了调查。
全覆盖覆盖啥
涵盖10项社会保障工程,村村有亮点、镇镇有特色
隆冬时节,记者走进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敦套海镇三十家子村,干净整洁的公路街巷、整齐划一的农家小院让人眼前一亮,而广场东侧灰墙红瓦、木格花窗的民俗博物展室更是引人注目……
三十家子村是内蒙古赤峰市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所谓“十个全覆盖”,即危房改造、街巷硬化、安全饮水、村村通广播电视通信、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嘎查村(方言,即“村”)标准化卫生室、嘎查村文化活动室、便民连锁超市、村村通电、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10项社会保障工程。而“水、电、路、视、房;文、教、卫、保、商”,则是赤峰农牧民对“十个全覆盖”工程最通俗的概括。
在“十个全覆盖”实施过程中,赤峰市挖掘每个嘎查村的民居特色、产业特色和文化特色,让美丽乡村的建设村村有亮点、镇镇有特色。同时,为了保证工程进度,赤峰市整合多方资源集中发力,在农村牧区打响了一场人居环境整治的战役。
“走路不绕弯,两脚不沾泥!”在喀喇沁旗土城子村,在街上遛弯的农民尚喜民满脸喜色。目前,村里已累计投资1700万元,硬化街巷路里程达到55公里,全村户户都通了水泥路。“去年,就因为路好走了,村里有100多户买了小汽车!”老尚介绍,过去路不好走,村民种的药材运不出、不好卖;现在修上水泥路,生产生活都方便了,药材也好卖了。
三分地的小院,60平方米的新房,林西县十吐乡苏泗汰村农民王军只花了1万元就喜迁新居。去年,村里把生态移民、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工程项目资金捆绑使用,投入1500多万元,新建房屋125户,发展温室大棚46栋,新建羊舍10800平方米。“现在农民有房住、有活干了,有的种菜,有的养羊,还有的到光伏发电厂打工,人均年收入都在8000元以上!”让王军感到变化最大的是,村里的几个光棍汉都娶上了媳妇,原来几个进城务工的农民也回迁到了村里。据介绍,到2016年,赤峰市将有3.1万户农牧民告别危房搬进新居,有39.16万人拧开水龙头就能喝上放心水。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赤峰市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的任务目标是,投资140亿元,用3年时间完成2165个嘎查村和国有农牧场分场的“十个全覆盖”工程,惠及350万农牧民。2015年,计划投资61.5亿元在1207个嘎查村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目前完成投资59.3亿元,占计划的96.4%。
全覆盖咋落地
统筹规划,巧汇资金,干部成为“自家人”
赤峰市是内蒙古的人口大市,“十个全覆盖”工程点多面广战线长,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这盘棋上该如何布局谋篇?
据介绍,赤峰市先后制定了城乡统筹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和“十个全覆盖”工程规划,把全市的2165个嘎查村分为三类,491个重点村、1304个保留村和370个准备撤并村。同时,赤峰还专门下拨69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每个旗县区统筹制定的收缩转移和“十个全覆盖”工程的规划。
有了好的规划,可是钱从哪里来?赤峰市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赤峰已整合了财政一事一议、扶贫开发、生态移民、产业发展等项目资金,捆绑使用。政府拿一点、银行贷一点、企业垫一点、群众出一点,多方汇聚成了资金的合力。目前,除了上级的补助资金外,市和旗县区财政已投入资金21.6亿元,整合专项资金14亿元。
吕辉是从克什克腾旗走出的一名企业家,他和同乡们募集资金30多万元,带领乡亲们整治村里的环境。前一段时间,村子里的文化广场、运动场、水泥路全部竣工,他和村民们还摆起了庆祝的长廊宴。如今,赤峰市用于“十个全覆盖”工程的企业捐助和群众自筹资金已超过29亿元,吕辉、李校臣、张长宏等一大批企业家都投身到了家乡建设的大潮中。
“看那个当官的,架子老大,咱挨不上,也不想搭理他。”“这位干部平易近人,我们就愿意跟他说点心里话。”——很多老百姓评价官员时常这样说。
自“十个全覆盖”推进以来,为了真正摸清群众需求,基层干部们怀揣一张张民生实事清单,坐在炕头和群众谈心,蹲在田间了解群众诉求,说群众想听的话,做群众盼做的事,从高高在上的“当官的”变成了群众眼中的“自家人”。
同时,为了发挥干部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的推动作用,赤峰市积极落实自治区“万名干部下乡驻村”的部署。据了解,赤峰共抽调2917名干部,成立12个由市、县、乡三级组成的联合工作推进组和153个工作队,让基层干部成为全市乡村建设的引领者。
未来咋发展
实现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良性互动
“做好‘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离不开有力的产业支撑,在不断壮大发展的同时,关键是做大做强林果业、养殖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赤峰市委书记王程熙表示,在“十个全覆盖”未来的推进过程中,将着力在产业的布局上因地制宜,针对全市农村牧区的地理特点,积极构建适合山区、平川丘陵区、牧区、城郊区四个地理类型的产业支撑。
“现在的村路都是水泥路,大货车进出方便,外地客商都愿意到咱们这儿来。”9月16日下午4点多,在林西县七合堂村老村部院内,九佛山野果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村主任姜洪海正指挥人们往卡车上装“123”小苹果。与此同时,远在480里之外的喀喇沁旗河南街道马鞍山村,人们同样在果园里忙碌着。
据了解,七合堂村位于大兴安岭余脉腹地,在两山夹一沟中,马鞍山村则位于大兴安岭和燕山山脉交汇地带,两个村的平均海拔都接近1000米,75%以上的耕地坡度超过25度。近年来,两个村发挥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林业,到去年末,七合堂村已发展果树6300亩,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而马鞍山村山葡萄种植则发展到3000亩,年人均纯收入超过8500元。
在当地,像七合堂、马鞍山这样处于深山长沟中,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果产业而实现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条件同步改善的村镇还有许多:地处平原,目前已成为全国北沙参和桔梗重要主产地之一的喀旗土城子村;地处牧区,依托畜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的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苏木查干勿苏嘎查村;还有位于城郊,大力发展花卉市场等市民相关产业的红山区大三家村……
“‘十个全覆盖’不可千村一面,产业发展更需因地制宜。”赤峰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将继续根据各村的特点、需求,“定制”更为精细、有针对性的规划,让各个村子越来越美,也越来越富,真正实现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二者之间可持续的良性互动,也让群众享受到更实惠和更全面的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