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农牧区新貌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十个全覆盖·走进102个旗县市区】巴林右旗:精美的村庄会说话
 

  据说:

  截至目前:巴林右旗完成街巷硬化1070.2公里

  实施安全饮水工程71处

  电网升级改造87公里

  村村通广播电视完成13213户

  建成便民连锁超市145所

  标准化卫生室完成108所  正在建设8所

  建成村文化活动室145所

  危房改造完成5677户

   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完成13所

  评说:

  “‘十个全覆盖’,幸福全覆盖”。在全区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过程中,这句写在文化墙上的标语,是工程给农牧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和生产生活巨大变化的最好概括。在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中,如何让这样的实惠和变化延续?巴林右旗紧贴“民生”和“民心”,用行动给出答案。

  推进“十个全覆盖”,钱从哪里来始终是每个旗县区绕都绕不开的问题。巴林右旗也不例外。但办法总比困难多,该旗除了合理地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外,还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投入“三到”扶贫资金1560万元、金融扶贫贴息贷款1亿元,项目覆盖全旗65个嘎查村、5630户,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把精准扶贫项目和扶贫政策性贷款向“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的重点嘎查村倾斜,大力开展农牧业基础设施和增收产业建设。通过把“十个全覆盖”和扶贫开发结合,一方面解决了“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的部分资金问题,另一方面有效促进了扶贫开发工作的快速推进,加快了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农牧民想要的“幸福全覆盖”也以加速度前进。

  “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过程中,巴林右旗将“十个全覆盖”工程与农牧业产业化相结合,整合涉农涉牧资金1.8亿元,紧紧围绕肉牛、肉羊产业、膜下滴灌和特色种植,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等形式,引领农牧民走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仓廪足而知礼仪”,农牧民手里有钱了,就会自发地改善居住环境,提升个人的生活素质,主动参与“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维护和发展美丽村容村貌。如此一来,美丽和富裕就会在农村牧区一起前行,农牧民想要的“幸福全覆盖”就不再是梦想。 “一条马路,只有路灯全部亮起来,才能照亮整条街;进一步讲,只有每个嘎查村亮丽了,祖国北疆风景线才能亮丽。所以,我们要紧紧抓住‘十个全覆盖’工程这个农村牧区发展的大机遇,把农村牧区建设得更加美丽而富裕,让农村牧区在祖国北疆更加亮丽。”巴林右旗巴彦塔拉苏木党委书记吴爱彬用最朴实的话语,诠释着该旗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推动“十个全覆盖”、巩固和发展“十个全覆盖”成果、让工程带来的实惠和变化不断延续的深远动力。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通“断头路”
娶亲马队浩浩荡荡
初冬享暖阳
外教传技到达茂
快速路上建设公交...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雪趣
创客走进乡村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