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如今的南茅庵村可风光呢!”
这两年,王觉甫在南茅庵村过的不容易。
南茅庵村在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套海镇算是“后进村”,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微薄、邻里失和,村风涣散。“前几年,村里项目多,上访也多,成了周围有名的上访村。村民是给就要,不给就闹,稍有不慎就告。村里分为好几派,相互猜疑。村民对干部不信任,干部对这个村没信心,恶性循环导致村里矛盾多,无法解决。”王觉甫说,这就是去年他到任时看到的南茅庵村。
2014年,31岁的县农业科技干部王觉甫被选派到南茅庵村担任“第一书记”。“2009到2010年我在套海镇当大学生村官,对南茅庵村的情况也熟悉,当南茅庵村的‘第一书记’,我也知道工作起来会有困难,但没想到这么难。”这么大的村,只有2名村干部。“毛头小伙”一开始就吃了苦头。
“社员会开不起来。我在村委会的喇叭上从早上8点喊到11点,没人来开会。没办法,我连夜动员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每人负责通知10户,没想到第二天风言风语就传开了,说我们私下搞猫腻。”血气方刚的年龄,王觉甫却愣是把这口气给咽了下去。
可没想到之后每次开社员会,常常是他在上面说,村民在下面吵,有人在会上捣乱拍桌子,还有人指着他的鼻子骂,什么难听的话都有。镇人大的一个女干部在这里开社员会被气哭好几回。
“真的很难。长这么大,委屈和气在这里受够了。”王觉甫说,虽然受累又受气,可正事儿却不能耽误,去年正赶上自治区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县里和镇里都下了大决心,一定要让南茅庵村变个样儿。
于是,王觉甫积极引进项目,整治村容村貌,大力发展生产。他先在村里摸底,了解村民意愿。先后实施了旧村改造、土地整理和庭院建设,完成了“五堆”清理、道路整修、生态绿化等工程,同时加强村班子建设,带村民出去观摩开眼界。
“前些年,村里也引进过好些项目,可都是因为村民矛盾多再加上村干部不上心而夭折了,几次下来村民对干部和项目都不信任了。我们只能通过实际行动来重新建立这种信任。”可这谈何容易。王觉甫向记者讲述了土地整理过程的前前后后。
“让村民同意土地重新整理,我一家一户整整走访了半个月,转了3轮,最后还有5户没签字。但时间紧,机器已经进村了,再不开工就上冻了。县开发办要求不能有一户不签字。我只能硬着头皮说开吧,如果有人拦机器,我再想办法处理。于是边开工边做工作,最终全村都签了字。土地整理出来后需要重新规划,村委会开会商量打算把土地都归回集体,严格按照二轮土地承包制重新分配。没想到这一下把全村30多年积下的矛盾都掀了起来。村民大会开了无数回,回回都吵成一锅粥。最后,镇里抽调了司法所等多个部门的干部,动员了村里的老党员、村民代表,60多天不分昼夜地分,最终才把这5000亩土地分配完。”王觉甫说,这60多天,干部们一天都没休息,矛盾不断,争吵不断。他因为劳累过度,突发眼疾,住了半个月医院。
“还有村民把我们规划好的渠雇机器给摊平了,没办法只能报了警。”说到这里,他眼里噙满了眼泪。
土地整理重新分配这场仗打下来,村民们也看到了好处。“原来我20亩地就有10几片,重新分配后,地整张了,渠路也配套了,搞特色种植和规模化种植有了条件。”村民甄喜云说。
今年4月,村里推选王觉甫当支部书记。“随着旧村整治、财政奖补、金融扶贫等项目的落实,看到我们确实是实实在在地做事,大部分村民的心逐渐向我们靠拢了。村里多年积累的矛盾有80%得到了解决。”王觉甫说。
如今的南茅庵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有了280平方米的高标准多功能综合文化室、12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还有31座标准化圈舍。仅今年六七月份,这个小村庄就迎来了60多个参观学习团队,还承接了自治区和市里的现场会。
“以前我们村死气沉沉,农闲时大家就是打麻将、喝烧酒、说风凉话、吵架、打架。现在邻里和谐了,妇女们还组建起了广场舞队伍,自编自演了很多节目。如今的南茅庵村可风光呢!”62岁的梁翻翻说。(本报记者 胡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