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包头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232天!百姓迷恋“包头蓝”
内蒙古新闻网  15-12-03 12:10 打印本页 来源: 包头日报  
 

  明朗天气,骑行者俱乐部成员户外拥抱大自然。

  □文/图记 者张海芳

  实习生李佳琦

  “这两天,包头颜值爆表,天空中是醉人的包头蓝,很多外地的小伙伴羡慕地说:‘包头的羊群都跑到天上去了!’”今年6月10日,包头日报微信平台用这样一段煽情的话开启了“随手拍蓝天”活动。也正是从这一天起,网友“飞上天的鱼”开始用高像素的手机来追逐不断变幻的包头天空,他发现,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云卷云舒,通透蓝底映衬下的苍穹成为大家眼中最梦幻的风景。

  从那天开始,包头的蓝天“引爆”了微信平台,一个好听的名字——“包头蓝”也在市民中流传开来。

  醉了,

  我们的天空颜值“爆表”

  2015年恰巧是羊年,被戏称为“跑到天上去的羊群”也昭示出包头“好天气”——

  截至11月18日,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32天,达标率72%,较去年同期增加54天。

  和“飞上天的鱼”一样,市民张遐也经常在那段时间拿起手机拍下心仪的蓝天白云。她说,自己过去迷恋韩剧,喜欢颜值高的韩国男星,但“包头蓝”颜值爆表,更让她迷恋。“我用手机拍出来的照片特别美,根本不需要‘PS’天空就那么蓝,放在微信圈里经常惹来外地朋友的点赞。”

  这一年,为了打造高颜值的“包头蓝”,我市步步紧逼,在控制污染排放的同时,还构筑起强大的环境监管体系,为湛蓝天空罩上了“防护衣”。

  天蓝了,气候也像羊儿一样变得温顺起来。市民刘女士说:“过去印象最深的就是沙尘暴天气,今年感觉那样的天气很少了,夏秋时节有一段时间天天下点儿小雨,就像生活在江南。”

  看见蓝天的日子多了,老百姓的心气也顺了。今年国家统计局包头调查队的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包头城市环境总体满意度达到92.42%。

  慢了,

  享受蓝天下的“有氧”生活

  “看得见蓝天的日子,心像风一样自由!”从去年起,市民林俊开始热衷于户外骑行,并参加了骑行者俱乐部。

  周末时间,他喜欢结伴骑车去趟固阳,百十公里在他们看来那都是“小菜一碟”。狂热之下,他们还热衷于参加一些民间赛事,骑行成为他平淡生活中最艳丽的渲染。

  除了集体活动,每天晚上林俊还自己沿建华路一路向南直奔机场,途中呼吸着清爽的空气,沉醉于怡人的景色,大汗淋漓之后,收获的是一份好心情。

  如今,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和林俊一样,众多的居民会走出家门来到户外,尽享好空气带来的身心愉悦。

  赛汗塔拉城中草原、钢铁大街、建设路、南海公园,随处可见装备齐全、不同年龄段的骑行爱好者在自行车道上畅行,总人数已经达到4万余名,骑行俱乐部也由2011年的6家增至近百家。

  为了留住蓝天白云的“好天气”,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到“低碳”生活中来,他们重拾骑车传统,并作为代步工具。更多的市民“慢”下脚步,坐公交、走路,享受环保健康的绿色出行生活。

  在媒体工作的刘女士说,过去她出门开车,路上堵得厉害,坐在驾驶室里的她仿佛患上了“路怒症”,心里急哄哄的,忍不住要按喇叭。现在天气好了,大家也愿意出来多走走,心静下来、慢下来,可以看到更多的风景。如今的她经常经常坐公交上下班,感觉省钱又环保,“我感觉这是最好的‘有氧’运动”。

  -记者手记

  当冬天的脚步来临,天空偶尔笼上一层轻纱,人们才更加怀念起夏秋时节的“包头蓝”。

  对百姓来说,衣食无忧之后,最迫切的愿望就是能呼吸到新鲜空气,喝上干净的水,而这也正是他们眼中最简单的幸福。

  庆幸的是,虽然生活在北方工业城市,我们却拥有着令人羡慕的蓝天、白云、绿树、青山,也守护着心中最温暖的幸福。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包头近年来大力度的环境整治和对大气污染的严密监控,更离不开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

  2016的脚步近了。对百姓而言,仍然希望让“包头蓝”留在身边,越久越好!

[责任编辑 张睿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通“断头路”
娶亲马队浩浩荡荡
初冬享暖阳
外教传技到达茂
快速路上建设公交...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雪趣
创客走进乡村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