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兆丰年,被积雪装扮得查干哈达苏木前召嘎查显得分外妖娆。走进前召嘎查,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一个贫困嘎查的华丽蜕变,而这只是左旗扶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左旗是自治区31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旗县之一。到2014年底,全旗共有贫困嘎查村78个,贫困户2.1万户,贫困人口5.4万人,贫困人口发生率18%。
近年来,该旗把扶贫开发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实现群众小康梦。今年,该旗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8080.06万元,资金覆盖贫困人口37213人,实现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杠杆撬动致富路
走进隆昌镇古北口村,漂亮的砖瓦房整齐排列,平整的水泥路通到村民家门口。街道上,往来穿梭的摩托车、农用车让这个昔日的穷山沟充满了生机。
为了走出“年年扶贫年年贫”的怪圈,近年来,左旗结合全旗贫困实际,不断探索新的扶贫模式,从2012年开始,在碧流台镇四方城村和哈拉哈达镇全胜村抓“杠杆式”扶贫模式试点。用整村推进财政扶贫资金做抵押,银行扩大五倍的规模投放贷款,发展培育扶贫产业,到2013年底,试点成效凸显,以四方城村为例,全村肉羊养殖规模由原来的6000只增加到3.5万只,人均纯收入由4280元增加到6150元,实现贫困人口当年稳定脱贫目标。
“杠杆式”扶贫推动了产业发展,在放大扶持资金规模的同时,直接带动产业的发展壮大。以该旗养殖业为例,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6月末,全旗肉羊存栏数147.33万只、肉牛存栏数9.44万头、肉驴存栏数14.99万头,到2015年6月末全旗肉羊存栏达209.97万只、肉牛10.54万头、肉驴17.03万头,分别增长了42.5%、11.7%和13.6%,为加快全旗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作出了贡献。
干部帮扶不漏户
在左旗扶贫办记者看到在“帮扶卡”上标明了全旗精准扶贫的重点工作和贫困户基本情况、致贫主要原因、脱贫具体措施、帮扶单位等。
目前,该旗实施自治区“三到村三到户”嘎查村78个,涉及农牧户32605户、111224人。为使“三到村三到户”落到实处,该旗加强领导、明确干部责任。处级领导干部联系苏木乡镇,同时选派165个工作队,下乡党员干部636人,驻村任职干部111人,每个党员干部联系帮扶贫困户5至10户,做到帮扶不漏村、不漏户、不留死角。
每个嘎查村又民主推选10名义务监督员,78个嘎查村共推选义务监督员780名,行使社会监督责任,旗扶贫部门直接监督检查,财政、审计、监察、第三方监督与社会舆论互为补充,形成一条任何人都不敢触碰的扶贫资金管理“高压线”。旗委组织部制订了扶贫攻坚“三到村三到户”工作考核办法和问责制度,把乡镇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帮扶工作列入考核和问责范围。对该项工作进展、实施成效及资金落实情况等进行跟踪检查,落实督查考评机制。把考核结果与帮扶单位和苏木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相挂钩。
产业带动一方富
走进十三敖包镇房身村笤帚苗园区,记者看到100多名村民正在编织笤帚。“我们编织的笤帚远销到了全国各地,这都是扶贫的结果。”村民张红艳告诉记者。
着眼于促进产业持续发展、农民稳定增收,左旗今年加大了金融扶贫工作力度。坚持实施“产业带动、因地制宜、群众自愿、项目捆绑”四项举措,制定完善了“帮扶主体、重点产业、审批程序、贷款额度、贴息标准”五项管理机制,积极推广党员干部帮扶、龙头企业带动、“5+2”和“3+1”联保联贷等扶持模式,充分发挥金融扶贫资金的最佳效益。今年,旗农业银行完成“富农贷”项目资金10169万元,完成“强农贷”项目资金480万元,其中贫困户1027户、3594人。
道老毛道村位于林东镇政府西部,该村总土地面积6.7万亩,有6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1157户、4030人,其中贫困户数420户、1080人。2013年,该村建设了内蒙古上京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占地面积660亩,建设蔬菜大棚159栋,目前园区已成为全村发展的支柱产业。2013年,该村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项目覆盖228户、796人,其中贫困户104户、363人。2014年,贷款额度1124万元。该村采取“杠杆式”扶贫方式,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年共计200万元以抵押方式撬动信用社1000万元贷款,用于发展农牧业,项目覆盖309户、1009人,其中覆盖贫困户176户、536人。扶贫政策的实施,解决了农户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目前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贫困发生率控制在6%以内。
众手浇开幸福梦
走进富河镇兴隆山村,新硬化的水泥路通到了村民家门口,新修的文化广场成为村民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为推动精准扶贫,该旗聚集社会帮扶资源,切实加大社会帮扶力度。截至目前,到位各类帮扶资金1290.34万元,其中省级领导协调项目资金1000万元,市直单位协调资金89.24万元,旗直各单位协调资金201.1万元。
修泄洪渠、整修村部、建老年幸福院、修村间路、安装自来水……一曲曲帮扶的赞歌回荡在左旗广袤的大地上。(记者邱静王义晶通讯员马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