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农牧新闻   
微博
Qzone
走基层 听民声丨"流动畜群"让贫困牧民脱贫致富
内蒙古新闻网  15-12-08 17:34 打印本页 来源: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入冬前,61岁的苏德宝还回了乡镇的60只基础母羊,又卖掉了20多只公羊羔,他家还剩下90多只母羊和12头牛。2013至2015年,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在牧区实施的“流动畜群”扶贫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422万元,购入基础母羊2880只,为和苏德宝情况差不多的477户贫困户每户发放约60只乌珠穆沁基础母羊,让他们通过养殖“流动畜群”走上了脱贫的道路。

  苏德宝是西乌旗巴彦呼舒苏木巴彦查干嘎查牧民,家里4口人,他、老伴和两个儿子,家里有5500多亩草场。苏德宝家属于典型的因病致贫,十多年前他和老伴都患了病,为了治病他们陆续变卖家里的牛羊和值钱的东西,后来只剩下10多只羊,多年来一直靠低保和政府救济过日子。全家四口挤在还是上世纪70年代盖起的一处不足3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面。小屋子破旧不堪、走风漏气,比外面暖和不了多少,冬季的草原寒风彻骨,以往全家人都为挨过寒冬而发愁。

  2012年,乡镇从旗里给苏德宝争取到“流动羊群”扶贫项目,给他家买了60只基础母羊。经过两年,这60只基础母羊已经繁育了100多只羔羊。2011年,旗政府还给他家4头“扶贫牛”,目前也已经发展到了12头。

  近年来,西乌旗为有经营能力的少畜贫困户提供“流动畜群”,给每户提供4万元扶贫资金,让他们选购基础母羊,并和他们签订养殖发展协议书,3年后将基础母羊还给政府,而繁育的羔羊归自己。政府在收回基础母羊后又分配给其他贫困户饲养增收,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另外,针对一些有草场、有发展生产能力,但缺少资金、基础设施薄弱的贫困户,西乌旗地方财政投入专项资金为他们新建棚圈,增强贫困户的抗灾抵御能力,为他们增收脱贫提供保障。2013至2015年,全旗投入资金426万元,为161户贫困户平均建设约75平方米的棚圈。

  今年,内蒙古自治区在农村牧区全力推进的“十个全覆盖项目”为苏德宝家盖起了48平方米的住房,并安装了暖气、围起了院墙。一共花了7.9万元,苏德宝自己只拿了一万多一点。苏宝德说:“现在有了新房和自己的牛羊,加上草场这几年恢复得不错,只要带着孩子们好好干,相信日子很快就能好起来。”(记者 任军川)

[责任编辑 哈丽琴]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端午粽飘香
练舞技
清风雅韵扇面展
回民干娘
芍药绽放 花海和林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端午赛龙舟
老牛湾的颜值提升了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专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