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呼市的乌兰察布市务工人员,只要有困难,就会想到乌兰察布市外出务工人员服务中心,那儿已成为我市务工人员的服务中心,流动党员的温馨家园。
我市是劳务输出大市,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量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涌入呼市、包头等周边地区。到2012年底,乌兰察布籍农牧民工长期移居市外达80多万人,其中仅呼市、包头两地就有64万人,占外出人口总数的80%,其中党员约1万余人。加强对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成为新形势下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我市按照从严管党治党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主动作为、破解难题,通过近几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外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158”工作模式,为新常态下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依托一个平台让流动党员“回家”
2013年,我市提出要让外出务工农民工流动不流失、离家不离党,专门成立了外出务工人员服务中心,并在呼市、包头分别设立办事处,将服务功能延伸,大力推进劳务经济发展。2014年又成立了外出务工人员服务中心临时党委。临时党委依托服务中心这个平台,开展了一系列扎实细致的工作。
临时党委充分发挥服务中心的优势和作用,以开展惠民服务和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为切入点,广泛开展了“党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组织”的“双向寻找”活动,并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和互联网等途径进行深入的宣传报道,有效扩大了临时党组织在外流人员中的知晓率、关注度和影响力。同时,还借助服务中心的短信平台、微信公众号、QQ群等信息手段,定期向外出务工党员群众发送临时党委工作动态、党员学习材料以及各类服务信息,加强与外出务工党员的互动交流,不断扩展外出务工党员工作覆盖面。
截至目前,临时党委工作组已深入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的37个乌兰察布籍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区和28个劳务市场(桥头)进行走访摸排,累计发放《致乌兰察布籍外出流动党员的公开信》3400余份、《流动党员证》1200余册,共对1013名外出流动党员进行了建档管理。通过这些举措,把分散在各处的乌兰察布籍外出党员“找回来”,让他们重新“回家”。
构筑五型堡垒为流动党员“安家”
五型堡垒就是在外出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区域,因地制宜地组建流动型支部、炕头型支部、租房型支部、商铺型支部和私营企业型支部5种类型的农牧民工党支部。目前,已在呼市、包头两地组建了16个农牧民工党支部。
临时党委综合考虑流动党员的居住地、工作性质以及个人意愿等因素,将所有登记党员统筹编入各个支部。各农牧民工党支部定期向临时党委汇报新增党员的情况,采取集体讲座、交流讨论等方式,强化外出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并根据所属党员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了《流动党员日常管理制度》、《流动党员定期走访摸排制度》、《党员固定日活动制度》、《流动党员跟踪联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农牧民工党支部还进一步强化了与流入地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对接,以“党组织对党组织”的形式合力解决外出务工党员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共同推进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各类型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流动党员“聚起来”,为他们重新“安家”。
开展八项服务使流动党员“恋家”
外出流动党员党组织坚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的理念,通过八项具体服务,来凝聚人心。外出流动党员党组织坚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的理念,通过为外出务工党员群众提供流动送学、业务代办、就业帮扶、志愿服务、权益维护、困难救助、残疾扶助、助学扶持等8项具体服务,来凝聚人心。
截至目前,临时党委和农牧民党支部共开展送学活动235次,累计为在呼农牧民工党员办理各项社会保障业务600余人次,为外出务工党员节省开支80余万元,报销医药费15余万元,帮助134名乌兰察布籍农牧民工党员实现了稳定就业,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老党员170余人次。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惠民服务,使广大外出党员群众的心“暖起来”,并且发自内心地“恋家”。(记者乌日汗 通讯员张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