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十个全覆盖”搅热乌拉盖旅游业
 

  随着电影《狼图腾》的热播,拍摄地锡盟乌拉盖管理区迎来旅游业井喷式爆发。突如其来的巨大旅游市场商机据统计,截至12月初,该管理区已累计接待游客7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亿元。网络上,对乌拉盖好评如潮,微信朋友圈,乌拉盖的风景美图被屡屡刷屏……一时间,去乌拉盖来趟草原之旅成为热潮。

  该管理区体育广电旅游局局长胡明凯介绍说:“一部电影掀起了乌拉盖的旅游热,但建立起旅游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长效机制更为重要。而‘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不仅带来基础设施的改善,也为旅游业发展打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使接待能力、服务水平、设施条件都得到迅速提升。”

  2015年,在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中,该管理区统一规划,着力加快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和“牧人之家”建设,实现文化旅游产业与“十个全覆盖”融合发展,使农村牧区面貌焕然一新,为农牧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道路。

  牧户于福利就是受益者之一。他家那120平米的牧民新居和配套的特色小院在草原上显得格外亮丽。走进新居,只见内部装修精致典雅,不同的是3居室内全部摆放着转盘式大餐桌。“哦,这都是接待来草原旅游客人用的。”于福利的话,解答了记者的疑惑。

  受益于“十个全覆盖”工程,通过牧户自建、政府提供建设图纸、先建后补的方式,于福利家建起这座16.2万元的新居,其中政府就补贴了7.8万元。住进宽敞亮丽的大房子,他又投资5万元进行了室内装修,投资1.8万元搭建起3顶蒙古包,开办了“享誉草原牧人之家”旅游点,经营蒙古族特色的餐饮、骑马、射箭、体验草原文化生活等娱乐项目。

  于福利说:“‘十个全覆盖’工程让我住上新居,还通了水、电、网络,还能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游客吃、住、生活都很方便。”夏季,他家每天都有游客就餐,1次接待游客能力达50至60名,日均纯收入800元。

  据了解,自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以来,乌拉盖管理区通过为牧民新建住房、配套公共基础设施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对公路沿线及旅游景区周边居住分散的生态家庭牧场进行改造,引导牧民转变生产经营理念,鼓励牧民在牧闲季节发展旅游业。

  哈拉盖图农牧场通过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水、电、路、住宅、公共服务设施及绿化、美化、亮化、硬化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其中巴音陶海社区小城镇发展和乌力吉敖包分场旧村改造这两种模式,更是将浓郁的兵团文化氛围原汁原味保留下来。

  走进巴音陶海社区,只见宽敞笔直的街道干净整洁,现代大气的住宅小区初具规模;兵团风格建筑鳞次栉比,兵团文化标语随处可见,让人很难相信这就是昔日房屋破旧、街道坑洼、尘土飞扬、垃圾遍地的地方。

  该社区将原兵团时期所建造的土坯房、石头房进行置换和改造,同步实施危旧房改造配套工程,实现了自来水、集中供热、有线电视、宽带网络全覆盖。既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条件,也使兵团时期的建筑得以留存。该社区还修缮了兵团大礼堂、知青招待所、邮电所、司令部,进一步拓展了实用功能。

  行走在乌力吉敖包分场街巷院落间,修葺一新的老式兵团房屋、计划经济时期的宣传画和毛主席语录,使人仿佛置身于电影《狼图腾》中那个知识青年支援边疆、上山下乡的火热年代。

  走进一间小院,记者眼前不禁一亮:豪华整洁的现代装修,卫浴、厨灶、冰箱一应俱全,好一所敞亮大气的2居室家庭旅馆。据分场负责人介绍:“夏天院子里种菜,周围养牛养羊,游客可亲自下厨,体验一把地道的知青生活。”

  但在“十个全覆盖”实施以前,乌力吉敖包分场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场部90%的房屋处于闲置状态。这些房屋,都是国有农牧场转制前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2015年,乌拉盖管理区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方式,协调引进赤峰契丹旅游有限公司,就乌力吉敖包分场整体开发及九曲湾旅游项目开发进行合作,与66户农牧民签订了合同。居民将自家房屋租赁给旅游公司,旅游公司通过统一规划、整体运作,将居民闲置的房屋重新翻修、加固后充分利用,结合兵团文化,把旧村落规划为功能设施完备的原生态草原休闲度假村。

  如今,在乌拉盖管理区,以巴音陶海社区兵团文化为看点,以九曲湾景区原生态草原文化为特点,以乌力吉敖包分场休闲度假为重点的三位一体区域协同发展的旅游格局已初现雏形。乌力吉敖包分场党支部书记伊佈格勒图充满信心地说:“现在我们分场已经具备日均500人的旅游接待能力,下一步还打算建1个小型的兵团博物馆和文化广场呢。”

  据了解,截至目前,乌拉盖管理区在18个嘎查村(分场)、38个自然村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完成投资1.48亿元。在实施工程中,通过注入独特的文化因素,不仅助推旅游业发展,也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记者 巴依斯古楞 姜晓莹)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丰收
打通“断头路”
娶亲马队浩浩荡荡
初冬享暖阳
外教传技到达茂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蒙古族服装展演
3小时盖好2层楼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