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阶梯水价来了,请拧紧你的水龙头!
内蒙古新闻网  15-12-23 09:14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小时内“一点一滴”能流掉多少水?相关试验显示,3.6公斤!一个月的数字是2.6吨!在日常生活中,水的浪费是惊人的:一个漏水的马桶,一个月要流掉3至25立方米水;一个城市如果有60万个水龙头关不紧、20万个马桶漏水,一年可损失上亿立方米的水……

  “在水资源日益紧张、水浪费现象严重的情况下,实行阶梯水价是一种必然趋势。”据记者了解,我市将计划实行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具体标准、执行比例将在听证会后确定。原则上,一、二、三级阶梯水价将按照不低于1∶1.5∶3的比例安排。市发改委新闻发言人王杰表示,“此举旨在促进居民节约资源,但对80%的居民生活不造成影响”。

  从1998年开始,我国就明确提出推进阶梯水价,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被称为“水十条”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中明确提出加快水价改革。“县级及以上城市应于2015年底前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具备条件的建制镇也要积极推进。”在此大背景下,乌鲁木齐、济南、张家口、廊坊等北方水资源并不丰富的城市,均开始密集执行阶梯水价调整,水价上涨成为普遍现象。而此前,北京、上海、杭州等不少城市已执行阶梯水价政策。

  在实行阶梯水价的背后,居民基本用水如何确保?水质能否随着水价同步提升?如何破解当前资源价格改革之困?种种民生关切问题有待落实。

  同时,对于严重缺水的我市而言,阶梯水价能否让百姓拧紧家中的水龙头,形成节约用水习惯?居民用水涨价的同时,对那些遍地开花的洗浴、温泉、洗车场等高耗水行业是否更应加紧整治?推行阶梯水价制度的背后,仍有一系列问题待解……

  涨价?

  “马上实行阶梯水价了,是不是意味着自来水要涨价了?”“第一级阶梯的水够不够用啊?”“按这个标准我家不够用啊,怎么办?”这几天,关于我市即将推行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的消息让不少市民开始算计起自己家的用水量来。

  这其中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则是此次推行的阶梯水价会不会造成个体生活成本的上涨。大家的担心其实不无道理。

  近年来,北京、上海、杭州、南昌等不少城市已执行阶梯水价政策。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城市执行阶梯水价后,综合平均水价出现上涨。那么,此次我市即将实行的阶梯水价会增加市民的用水费用吗?

  “‘阶梯水价’是对使用自来水实行分类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的俗称。阶梯水价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因素在水资源配置、水需求调节等方面的作用,拓展了水价上调的空间,增强了企业和居民的节水意识,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我市春华水务集团总经理助理张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我市推行的阶梯水价制度就是按照‘我市居民生活用水阶梯水量建议值,第一级水量为每人每月2.4立方米(每户每月8立方米),第二级水量为每人每月2.4—4.1立方米(每户每月8—12立方米),第三级水量为每人每户4.1立方米(每户每月12立方米)以上’这一标准,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居民用水三级阶梯水量标准。”张宏表示,与此同时,原则上每户按3口人核定水量基数,3人以上家庭,每户每增加1人,每人每户阶梯水量基数相应增加2.4立方米。“由供水企业根据用户提供的居民户口簿和实际居住证明,认定其阶梯水量和水价。具体标准要在听证会召开之后才能确定。”张宏说。

  采访中张宏告诉记者,我市现行的自来水价格是2009年12月调整的,居民水价为2.35元/吨(不含污水处理费),相比包头、石家庄等同类周边城市属于中等偏低。“实施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居民合理用水,是以促进节约用水为目的,以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水需求为前提,居民在合理用量范围内水费不会增加。根据国家提出的第一级水量原则上覆盖80%居民家庭这一要求,全市将有80%的居民不受影响,也就是说,这部分居民原来交多少水费,实施阶梯水价后仍然交多少水费。”

  如果用水超过第一级,则意味着居民用水成本会明显上升。那么,这对百姓生活有多大影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水费支出在国内城市居民生活支出中约占1%,实行阶梯水价后,虽然部分居民绝对支出有所增加,但所占比例不会明显提升。

  “尽管对部分用户来说价格会有所上涨,但涨价后的价格依然低于成本价。”这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其实在水价组成部分中的水资源费,不少城市目前收取的标准都低于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

  改革?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保障基本民生,鼓励节约用水,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各地在推行水价改革时,要按照不少于三级设置阶梯水量,第一级水量原则上按覆盖80%居民家庭用户的月均用水量确定,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水需求。推行阶梯水价制度后,各地八成居民生活用水支出不会增加,其余约20%的居民家庭用水基本生活需求部分价格不上涨,但超出的部分将大幅上调,涨幅为50%—200%。由此看来,我市此次推行的阶梯水价制度是符合国家规定范围的。

  “水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资源,更是人们生存生活所离不开的必需品,因此,城市供水需要同时具备公益性和商品性两大特征。”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霞表示,阶梯水价的实施应找准公益性和商品性的平衡点。

  “人们不能不喝水。与油、气相比,水的公益性更加明显。”曹霞表示,阶梯水价拉大了阶梯之间的价格差异,目的是为了促进公平和效率,既体现水资源的公益性,也体现水资源的稀缺性。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从国内已实施阶梯水价城市的经验来看,节水率可达5%—10%。阶梯水价已显现出对水资源保护的刚性作用。在一些城市,水价调整倒逼餐饮、洗浴、洗车等用水量大的特种行业在节水的同时,上调服务价格。

  采访中记者发现,也有不少人担心,水价等资源产品调整,既是对资源的一种保护,也将影响百姓的生活,因为水价上涨将直接带来其他生产、生活资料成本的上涨。

  “其实,阶梯水价作为各地主推的水价调整方式,难点即在于准确测算居民每月的平均用水量,并提供一个能够适应社会承受力的价格。也可以理解为,先依据本地情况核定各级水量基数,在确保基本生活用水的同时,适当拉大各级水量间的差价。”我市供水部门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坦言,此次,我市推行阶梯水价制度在阶梯的“阶宽”和“落差”方面比较合理及温和。

  “改革就意味着有得有失,如何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充分发挥改革的效力,让百姓心甘情愿地为之‘买单’,却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曹霞认为,参照其他国家和国内其他城市的经验不难发现,资源品价格改革得以顺利推行的关键还在于透明和公平,特别是要形成透明的定价机制、企业成本和公平有效的补贴政策,“透明机制的目的在于,让‘买单’者明白钱的用途;让受益者明白受益的原因。同时,不同阶梯之间的价格差异应该足够大,让多用的人多付钱,用多交的钱补贴弱势群体。”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丰收
打通“断头路”
娶亲马队浩浩荡荡
初冬享暖阳
外教传技到达茂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蒙古族服装展演
3小时盖好2层楼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