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响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号召,内蒙古音乐家协会赴锡林郭勒盟开展“放歌草原·书写百姓”采风创作活动。

2015年,第四届中国蒙古舞大赛暨内蒙古电视舞蹈大赛在呼和浩特举办。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内蒙古文联联合召开全区文学创作座谈会。

“草原文学重点作品扶持工程”和“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已出版作品。

内蒙古文联所属刊物。
多措并举培养文艺人才
文艺人才是文艺事业繁荣的关键。5年来,内蒙古文联和所属各文艺家协会加大了文艺人才培养力度,通过举办作家艺术家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研修班、鲁迅文学院少数民族作家培训班、鲁迅文学院内蒙古影视剧中青年创作培训班、《民族文学》蒙古文版作家翻译家改稿班、全区蒙古文报告文学青年作家培训班、内蒙古书法研修班、舞蹈编导高级研修班、全区音乐创作培训班、全区蒙汉语曲艺创作研讨展演培训班、蒙古剧编剧培训班、全区电视节目主持人培训班以及影视剧创作研究班、全区剪纸创作培训班、翻译文研班等一系列政治和业务培训活动,不断加强行业建设和素质提升,为自治区文艺事业提供人才保障。同时,积极组织参加全国文艺评奖活动,推动优秀文艺人才脱颖而出,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斯琴塔日哈荣获第二届中国舞蹈艺术“终身成就奖”;电影《诺日吉玛》获第三十届金鸡奖5项重要提名,并获“金鸡奖”中小成本电影奖,女主演巴德玛获得最佳女主角奖;麦丽丝、赵林平、何燕敏被评为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巩固阵地发挥引领作用
阵地建设是繁荣文艺事业的重要平台。5年来,内蒙古文联在提高《草原》《花的原野》《草原歌声》杂志办刊质量的同时,创办《新剧本》等刊物,为文艺创作提供刊载阵地。荣获2012年度自治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的“一旗一品”文化品牌创建活动已分3批确定了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东山文化园”、根河市敖鲁古雅使鹿文化、满洲里市中俄蒙艺术家创作写生基地等39个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项目并投入建设。着力拓展渠道,加强管理,提升美术馆的展示、研究、收藏、教育等功能;5年来,发展各类文艺创作基地和“民间文艺之乡”70余个,为文艺家的深入生活、采风创作和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拓展渠道讲好草原故事
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推动草原文化走向世界是文联组织的重要任务。5年来,内蒙古文联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了一系列对内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努力推动草原文化走出去。组织内蒙古民族电影代表团参加了戛纳电影节,组织西乌旗、阿左旗等地乌兰牧骑赴德国、奥地利、匈牙利、捷克等国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全面加强与蒙古国文化交流合作,与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主办了“中蒙摄影艺术交流展”;与蒙古国电影家协会签署了中蒙电影合作协议;举办了中蒙作家学术论坛和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和中国文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共同在摩纳哥和法国举办了“第二届摩纳哥中国节”和“法国·中国内蒙古文化周”活动。这些交流活动增进了内蒙古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展现了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