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人物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内蒙古大草原的儿子:“试管山羊之父”旭日干
内蒙古新闻网  15-12-28 09:34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原标题:“试管山羊之父”旭日干辞世

  他是内蒙古大草原的儿子,他是祖国北疆孕育的草原英才,他是当代伟大的蒙古族科学家,他是内蒙古大学师生无比爱戴的老校长……他就是“世界试管山羊之父”旭日干。2009年,由自治区科协、北方新报社、内蒙古北方民族文化遗产研究协会联合主办的“蒙古族十大杰出科学家”评选活动中,旭日干被评选为蒙古族十大杰出科学家之一。

  12月26日,一个悲痛的消息传出,关于旭日干逝世的讣告发布: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我国著名繁殖生物学与生物技术专家、教育家,内蒙古大学原校长旭日干同志因病于12月24日20时3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旭日干同志的追思告别仪式定于12月30日9时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连日来他的内蒙古“老乡”通过各种方式寄托哀思。

  “老校长走得太突然,实在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此刻的心情。”作为旭日干的学生、部下,他们更是悲痛不已。12月26日,记者先后联系到旭日干的学生、部下,谈谈他们眼中的旭日干。

   有魄力的领导

  “我是他的老部下,他是我的老领导。”内蒙古大学校史办主任乔旺和旭日干相识30载,共事10多年,有着深厚的感情。

  “25日中午,我从在北京工作的内蒙古大学同学微信朋友圈突然看到旭日干老校长逝世的消息,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仔细再看,言之凿凿,还有同学的跟帖,都是泪流满面,看来不妙。我急忙查中国工程院的网站,没有消息;查百度,没有消息。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我又升起来希望。然而,网上的相关消息多起来了,我坐不住了,掏出手机直接拨通旭校长北京家里的座机号码,‘我是乔旺……’没等我说完,旭校长女婿沉痛的声音就穿过来了,他告诉我,是24日下午的事,老校长正看材料,突然觉得胸口疼,外孙女给拿了救心丸服下,还止不住,打电话叫了120,不到10分钟救护车就来了,从电梯下去,送到医院,抢救了20多分钟,没救过来……”25日,悼念旭日干校长的文字和图片在微信朋友圈传播,消息的确认让乔旺悲痛不已。

  “作为领导,旭校长是一个有魄力、有眼光的好领导,他的眼光总是比常人看得远,他有远大的战略构想,有执行力,能将部下拧成一股绳。作为长辈,旭校长是慈祥可爱的,是善解人意的,他对部下呵护有加,理解部下的难处,能想尽办法,满足部下的工作条件。”乔旺提起自己的领导,悲痛之余满是自豪。

  “我更想说点儿他对内蒙古大学宣传文化工作的重视和关怀。”乔旺说,

  2001年3月,他从经济管理学院调到校党委宣传部工作,旭校长以其敏锐的眼光看出了网络宣传的极端重要性,为宣传部配置了专用服务器,员工每人一台电脑,开设了内蒙古大学新闻网。要求信息发布能快就不要慢。当宣传工作达到“当天的新闻当天上”,甚至“上午的新闻不过午,下午的新闻不过夜”“一年365天新闻天天有”的状态后,旭校长不吝赞语,多次夸奖。

  乔旺说,旭日干于1993年担任内蒙古大学校长,一当就是14个年头。他白天当校长,夜里和周末做实验搞科研,成为迄今为止内蒙古大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

  他最爱讲的话被凝练为内蒙古大学的校训——“求真务实”,他主持确定了“崇尚真知、追求卓越”的内大精神;他亲自请教著名作曲家阿拉腾奥勒先生和著名词作家印洗尘先生,促成了内蒙古大学校歌《内大——文明的摇篮》;他亲自请教雕塑艺术家宝音,为内蒙古大学校园立了“成吉思汗”和“草原之歌”雕塑,支持学生就业部门立“毕业林”石碑并亲笔题写蒙古文碑名,确定火炬树为毕业林树种,象征着内蒙古大学毕业生红红火火、前程似锦;他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争进“211工程”,成为省部共建高校,在全国高等教育整体布局中作用明显,不可或缺,被教育部部长称赞为“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草原高等学府。

  “他一生惜时如金,是个‘闲不住’的人,一辈子干了正常人两辈子也干不完的工作。”乔旺说道。

旭日干和试管牛(资料图片)

   学生心中的丰碑

  在内蒙古大学的中心位置,一座红色的小二楼,楼前有一座“世界首例试管山羊”纪念雕像,这里便是旭日干奋斗的“战场”。也是在这里,旭日干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科技人才,梁成光便是其中之一。

  梁成光现在是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副主任,闻讯后,他立即赶往北京,想送恩师最后一程。

  “作为旭日干老师的弟子,我只想说一种源自于旭日干老师的精神,我称这种精神为‘旭日干精神’。”提及恩师,梁成光说,是“旭日干精神”激励他们青年一代在科学的道路上奋勇前行,永不停歇。

  “还记得我刚上大学的时候,旭日干老师在一次学术报告中说,他在日本求学的时候,最喜欢吃的不是三文鱼,也不是寿司,而是方便面,原因就是方便面吃起来省时,别人吃一顿饭用半个小时,而他只用5分钟,节省出来的25分钟可以继续做实验。不仅如此,通常日本人一周工作五天,还有其他节假日休息,而旭日干却从没有任何节假日。这样算来,他在日本的2年工作就相当于别人4年的工作。这种孜孜以求、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便是‘旭日干精神’的第一个体现。”梁成光说,他在旭日干老师的实验室攻读了3年硕士,在实验室中,最常听到的训诲是旭日干老师的“三个不过分”:“实验做得再认真也不过分”“实验记录做得再详细也不过分”“实验室打扫得再干净也不过分”,这样的训诲伴随梁成光至今。

  梁成光说,“旭日干精神”的第二个体现是胸怀祖国、报效人民的爱国精神。“我仍清晰地记得,在我硕士毕业的欢送会上,旭日干老师满怀深情地对我们几位毕业生说,‘今天你们从这里走出去,将会在科学的道路上继续开拓,但是,不管你们将来有多么大的成就,做出多么大的贡献,请不要忘记,你们是内大人,也真心希望当你们学有所成的那一天,能够回到内蒙古,回到我们的实验室工作’。那一刻,那一幕至今深深印在我的脑海。在我踏上美国领土的第一刻,便给旭日干老师打电话,就是想告诉我的老师,您的话我不会忘记。今天我终于回到了母校,回到了我熟悉的实验室,能让我回来的不仅仅是先进的实验平台,不仅仅是宽松的学术氛围,更是旭日干老师早先言传身教给我的这种爱国精神。”梁成光说道。

  如果说旭日干老师工作认真,胸怀祖国的精神影响了一代人,那他毫不利己、春蚕吐丝的奉献精神,却成就了一代人。梁成光说:“旭日干老师工作到深夜甚至凌晨是常有的事情,但旭日干老师的这种奉献精神不仅体现在工作上,也体现在对学生的资助上。我们都知道,旭日干老师因为他众多的科研成果而获得了很多奖励,但是,他并没有将这些奖励留为己用,而是全部拿出来设立了‘旭日干奖学金’,用以激励并资助那些在科研工作上做出成绩的青年一代。这不恰恰就是‘春蚕吐丝’的奉献精神吗?”(记者马丽侠)

   【个人简介】

  旭日干(1940.8.24~2015.12.24),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我国著名繁殖生物学与生物技术专家、教育家,内蒙古大学原校长。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1965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生物系,蒙古族。1984年获日本兽医畜产大学兽医学博士学位。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长期从事以家畜生殖生物学为中心的现代畜牧业高技术的研究。首次探索出山羊、绵羊和牛精子体外诱导获能的途径,培育出世界首例试管山羊和国内首胎、首批试管绵羊、试管牛,并建立了规模化生产试管牛、羊的整套技术工艺。系统地观察和记录了牛、羊卵巢卵细胞的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和早期发育的形态学变化及其规律,为揭开哺乳类动物受精之谜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在家畜育种研究中创造性地应用体外受精的理论与技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试管内杂交育种技术,为家畜改良和育种开创了新的技术途径。在日本学习期间,成功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山羊,被誉为“试管山羊之父”。他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内蒙古科教兴区特别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多项奖励和荣誉称号。

   【心里话】

  “我和旭老师接触快30年了,从学生到助手,他对待我就像父亲对儿子一样,学习上要求严格,生活上关怀无微不至,他就是我们学生努力的方向。”

  ——学生刘东军

  老校长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名字蒙古语含义是风暴,又名满仓。此时此地,站在留有老校长足迹和身影的内蒙古大学校园,唯愿用这句话送老校长一程:风暴吹劲,人生满仓!勇者无惧风暴,强者抗击风暴,只有那些把自己视为风暴的人,才能把人生真正作为一场战争,在这场无声的命运战争中,旭日干校长是真正的勇者、智者、仁者。

  ——学生李为民

  大约30年前,我们非常有幸了解到旭先生在日本的成功科学事迹,更加有幸的是,我们先后成为旭先生的学生。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内大一景:每当华灯初上夜深人静,常常可以看到那个具有纪念意义的老式自行车和慢悠悠的骑车人,我们可敬可爱的旭先生下班回家……此后多少年,旭先生带领内蒙古大学走入更高层次,取得了更大发展。不论我们走到哪里,不论我们做什么工作,一直心怀感恩:感恩旭先生引路我们进入科学领域,庆幸我们获得了旭先生的真传施教。

  ——学生包斯琴李喜和

  旭日干老师,有着草原之子的纯朴,科学家的严谨和教育家的博大胸怀。

  ——学生薛晓先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丰收
打通“断头路”
娶亲马队浩浩荡荡
初冬享暖阳
外教传技到达茂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蒙古族服装展演
3小时盖好2层楼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